环境打造孩子行为的天空

冬燕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冬燕文集最新章节!

    前些时候,看到有网友写孩子是否在家做家务的文章。那时我就想写写自己的孩子,也许我孩子的成长经历可以给孩子的父母长辈们一个启示。

    我的孩子生长在家境并不是很好的家庭,但他是长孙,自然是很受长辈们的疼爱。他从会走路的时候就总是跟在大人的身后,大人做什么他都要伸手,但多半是在捣乱。看到妈妈洗衣服,他也会把手伸到衣盆里,抓泡泡;看到姥姥拖地,他一定要把墩布抓到手;看到舅舅开电视机,他也去抓按钮而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冬天的时候,家里准备开春盖房的砖坯,要从院外运到院子里。大家都在搬砖,他怎么都不肯在一边看着,非要抱上一块砖头跟在跟在大人们的后面。东北的严寒对于大人都是发憷的,可他只是一岁的孩子,终于小手被冻疼了,大哭起来。

    虽然在这时,我并不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但家庭环境给孩子的潜意识里灌输了爱劳动就是一个好孩子。

    孩子稍大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还是很艰难,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外地打工,家务、工作,我每天不停的忙碌。而这时的儿子虽然看到我做什么还有好奇心,但已经不是捣乱了,他会认真的帮我择菜、给我倒水,而我每次包饺子都少不了儿子这个小帮手帮我按面筋儿。孩子热钟于做的多半是他的好奇心驱使和被大人夸奖的虚荣心,但是即使是这样我想还是不要阻止孩子的行为,因为这些活动对孩子本身并无害处。而我也会有给孩子讲这个事情什么时候能做,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所以孩子在我身边的时候,想做什么,一般情况下,都能够被允许。当然,做的好的时候我会鼓励、会夸奖,对孩子所做,我从不打击他的积极性,全力满足他的好奇。那个时候,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孩子会给来访的客人倒水,会把屋子打扫干净。会自己把掉了的扣子缝上。

    但在孩子10岁后,我因为工作不能够很好的照顾他,我把儿子送到了老家,送到母亲身边。姥姥当然的疼爱她的外孙,更何况,姥姥知道孩子和我在外面受了好多的苦,心里又凭添几分偏爱。孩子聪明好学,更多的时候,姥姥是叫孩子看书,而对于家务,姥姥哪会舍得叫孙子动手做;就是孩子想做,姥姥也会以各种的理由制止。孩子在离开我一年后,我在春节回来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孩子对家务的不在意,对大人忙碌的不在意。包饺子的时候第一次没有了儿子在身边的纠缠。就是我叫,他也不在伸手,嘴里还振振有辞的说:做饭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是要在外面做大事情的。我刚要批评: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样的怪念头?儿子马上说,是姥姥这样说的。妈妈在一边附和:就是,男孩子就是要在外面做大事情,做家务有什么出息?此情此景,我只有哑言。我不能责怪母亲对孩子教育的偏执,更没有理由责怪孩子。因为孩子真的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看书学习上,甚至很少出去玩。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可孩子在姥姥身边后,真的从不做家务,已经很大了,自己穿衣服还很费劲。但是,家庭给孩子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家里都是读书人,当然更关注于孩子的学习,孩子总是有好的成绩拿回来,不满18岁的他以地区第一名的成绩,很顺利的考上了国家的重点大学,大家都特别的喜欢。

    孩子的行为变化,是离不开大人们的言行的。我想,孩子从小到大,看到什么,想要做什么,很多的时候是受我们这些家长影响的。如果孩子小时候对家务的好奇心,没有受到阻止,而是被我们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做家务看作是家庭成员都应该做的事情,那么长大后的孩子对做家务一定不是一种抵触的情绪。

    孩子在做什么,对于孩子幼小时也许并无意识,而是我们给孩子营造的环境、灌输的思想更能说明问题。有一句话叫做“环境改变人”环境也同样造就人,我想对孩子尤其是这样。一味的看到眼前的孩子行为所在,殊不知孩子的言行都是大人们不经意间的潜移默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问孩子做了什么,不如问我们自己,我们自己都做了什么?我们为孩子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