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年糕

聃聃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聃聃文集最新章节!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张罗着过年了,富家大张旗鼓些,杀猪宰羊写春联贴门神的,小孩子家家则忙着催促大人炒花生打饴糖买甘蔗的。当然还要做新衣买新帽,那最刺激最热闹的炮仗更是必不可少的;穷家捉襟见肘些,杀不起猪的买半个猪头或一副猪肠,置不起新衣新帽的,做母亲的就洗洗刷刷缝缝补补的,怎么也要把孩子弄得干净体面点。

    因栽种的粮食不同,南北方过年的吃食也就不同,一般说来,北方兴面食,蒸馍,炸果子,包饺子。就是那最苦最难的杨白劳,还“卖豆腐赚下几个钱,集上买来二斤面,拿回家去包饺子,欢欢喜喜过个年”;我们南方多大米,所以过年就捣年糕、炊松糕、蒸发糕。“糕”“高”同音,年糕年糕,象征着生活水平年年提高,生活质量年年升高,农民们巴望棉粮收成高,工人们盼望着工资涨高,当官的期望职务升高,读书的孩子,当然是希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分数步步高啰。

    糕的种类颇多,我这里只说普通的粳米年糕。丰衣足食的年代,家乡的农户们都要做上几百斤甚至上千斤年糕,从腊月吃到来年的夏收。做糕的前夕,人们就把粳米泡下了,这叫做“醒糕米”好像那米原来是睡着的,用水泡上整整一夜,就把它们给泡醒了。然后沥干,这沥的时间要掌握得当,干了,不容易磨粉,湿了,不是磨粉却是搓条条了。

    几乎每个院子里都有一台石磨,一架石臼。届时,先把石磨石臼洗涮干净。磨糕粉的时候,全家老少齐上阵。两人把着丁字型的磨担,一圈一圈地推磨;女人则坐在另一头,往磨孔里匀匀地添米。那么多的糕米,起早到晚也推不完,所以得不断的换人。好在吃糕在即,孩子们都争着搭一把手。在咿咿呀呀的乐声中,糕粉像瑞雪一样喜气洋洋地洒落在下面的团箕里。

    “十二忙月”哪家也不闲着。做年糕一般都在晚上,因为需要左邻右舍的帮忙。做年糕要紧的是个“捣”字,只有年轻力壮的男人才能把那沉甸甸的石杵举过肩头,然后瞄准那热气腾腾的粉团落下。捣一下,对面的人就把滚烫的粉团拎起翻个身。举杵的人要稳,准,狠,翻糕坯的人出手要利索、迅速,双方配合默契,才能把糕坯捣匀,捣透,捣出韧劲儿来。力气不够或手脚笨点的,石杵落下就偏了,砸在臼体上,磕下一堆碎石片片来,那一臼糕坯算是报废了。

    大而结实的揉糕板早已铺好,七八位帮忙者各就各位净手以待。糕坯冷了就揉不成糕了,所以必需趁热打铁。每人面前都放了一个印糕模子,木制,长方形,刻有各种各样的花样。做糕者摘下一团糕坯,揉搓成圆筒状,往模子里压去,压得满满匀匀的,四角都不许留有空隙。然后打开框架把年糕拍打出来。那些年糕都棱角饱满,有着浮雕式的人物和花鸟,更兼福禄寿喜等字样,精致而吉庆。

    更有人忙着做三牲祭品。我们家乡的三牲是指猪、鸡和鱼。不是每户人家都能备齐这三牲的,所以就用糕制品代替。捏一个笨笨的猪头,嘴里横衔着条猪尾巴,算是全猪;公鸡的样子挺风流,赤条条的身子,长长的脖子弯过来,媚媚的眉眼贴着右边的翅膀;鲤鱼做得最为讲究,除头、眼、鳍、尾栩栩如生之外,还用剪刀细细地剪出鳞片来,一点也句且不得。这时候的小孩子们最活跃了,除了抢吃糕头外,就是死皮赖脸地求着大人,让他们也给做条鱼儿,然后一个个举着大大小小的鱼儿跑来跑去,满屋子都是喜庆的“年年有鱼”了。

    从模子里出来的年糕,刚好是半斤重,一对就是一斤。有的糕坯里掺进了红糖,就叫“糖糕”印花的糖糕一般是送人的,这时年糕的单位说“双”男孩订婚、大小伙娶亲,拿这糖糕做聘礼,三百双五百双一千双的。对方越是优秀,送的年糕越多。如果光是自家吃,只需把糕坯揉成小臂粗的一支支,中间稍压一下就成了。

    自做的年糕是不泼水的(市上卖的在捣制过程中泼进大量的水),很结实,农民们说“很坚决”这么“坚决”的年糕,吃了能够拄腿脚、撑腰板,干活不累,挑起担子健步如飞。

    做出来的年糕在屋下晾上几天,就可以浸到水里去了。屋前屋后满是一缸缸的“水浸糕”看着喜庆,想着踏实,肚子饿的时候就捞它几支出来,或蒸或炒或煮,方便得很。

    曾经有那么几年,农民们穷得连肚皮都填不饱了。但年终归是要过的,糕还是要做的。母亲不知从哪儿弄来些干番薯渣,掺上十来斤糙米,合在人家的灶头,也做起年糕来。那种糕没粘性,一捣,分崩离析般一块块地蹦到臼外去,我们就忙着去捡回来,这种糕坯也不好揉,一揉就裂开一张张大嘴巴。看虽然难看,我们吃它时,却仍然能吃出浓浓的糕香来。

    我17岁那年,家里连番薯渣的年糕也做不起了,弟弟妹妹们一个个都饿得像篾条一样。没有年糕,哪有过年的味道?就在大年二十九的那天上午,我们家唯一一位有购粮卡的母亲对我说,她的卡上有10斤年糕供应票。母亲把购买年糕的光荣使命交给了我。我拿了一条布袋,向十里外的大公社跑去。那是每支一斤的条形年糕,软软的,一点也不坚决。但我拿到这还热乎的宝贝,心里还是乐滋滋的。在回家的路上,布袋在我的背上亲热地撞击着,年糕们仿佛呼之欲出。我受不了诱惑,就打开了袋子,摘下四分之一支糕头,三两口就吞下肚去。过了一会儿,我还是饿得要命,又一次打开了袋子,又拧下了四分之一支糕头。走着走着,我的心思总也离不开背上的尤物,就又一次蹲到地上,摘下了四分之一支的年糕。看着留下那短短一截,心想对母亲有个交代就行了。可在快到家的那段路上,我还是抗拒不了胃口的热情,把最后那块糕头给填了进去。我还给自己找理由说:我家九口人,反正我吃的是自己的份儿,早吃迟吃没什么两样。

    回到家,母亲数了数年糕,问,怎么只有9支啊?我老老实实地回答:被我吃掉了。也许是不愿败坏过年的气氛,母亲没有骂我。至今想来,那是我这辈子吃过最香甜的年糕,那个年也因此过得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