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戴家燧文集最新章节!
1974年夏,我遇到了一件灭顶之灾,几乎丧生,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当年,南昌市供水严重不足。我家地处船山路象山南路口地段,情况更为严峻。偌大一个院子,只有两个公用水笼头。白天断水,深夜才来一点像小孩拉尿那么细的水。为了排队接水,不知发生多少口角和斗殴。夏天,几乎所有的男性,不论大小都下河里去玩水、洗澡。
古老的抚河,蜿蜒曲折,穿过市区的西边,注入赣江,滔滔北去,直入鄱阳湖。它灌溉了广袤的田野,便利了水上交通,更是城市一道古朴而亮丽的景观。但,它也攫夺了不知多少生灵。一个夏季,时时传来溺毙的噩耗,儿童更是其中不幸的群体。我从不会玩水,在水中像个秤砣,总是下沉。学游泳,就只会狗爬式,玩不了一会就气喘吁吁。由于天天下水也逐渐会游几下,能闭着眼憋住气向前猛冲几米,对水不像开始那样生疏与胆怯。看着别人像浪里白条,在水中翻腾自如,煞是羡慕。孩子,虽然还很小,但能轻易地游到对岸。我想,应当勇敢些,有个突破。
一天下午,我骑车回家,热极了,挥汗如雨。我决定到抚河来个突飞猛进。太阳虽然西下,依然灼热难当。抚河水面波光粼粼,人头攒动。不会游的,借用充气轮胎练习或抓住竹排双脚打水。会游的,有自由式、蛙式、仰卧式、蝶式,更多的是狗爬式或奇怪式,真是花样繁多,风格迥异。只听得到处都是“扑通、扑通”的水声,溅起白色的浪花。不少人游到对岸的排上去了。我看着看着,冲动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我作了简单准备,像上战场的武士,雄赳赳地走到竹排边,藐视那不宽和缓缓流动的河水,像个“泳坛老手”吸口气向水面鱼跃而下。我用力地划,速度还不慢。可是过了河的中线之后,我力不从心,下身斜坠于水下,阻力大增,速度犹如蜗牛爬在荆棘上似的奇慢,只靠双手的划水慢慢向前。经过一番拼搏,终于抵达对岸的竹排,但爬上去的我却不再是威武雄壮的得胜者,而像一个斗败的落汤鸡。我感到大事不好,因为我已精疲力竭,恐难恢复。我惶恐不安,打算放弃返游,经抚河桥回去。可是我未曾光脚走过路,更别说要绕大圈走那么长的路,脚底肯定受不了。对岸还有我的衣物鞋子等,也不舍遗弃。我决定加速恢复体力:坐着大口呼吸,让急速的心跳舒缓;按摩双臂和大腿,还站起做做操,放松全身筋骨。过了好久,我仍感乏力。可是天色已暗,空中只留下淡淡的霞光。排上的人都“扑通、扑通”地下水返回去了,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我。我不能再等了,否则天全黑,什么也看不清,即令有人来助我,也爱莫能助。
我起身,深呼吸十次,鼓足勇气,往对岸看几眼,准备下跳。这时,一艘机动木船过来了“突、突、突、突”激起的波浪使竹排上下浮动。我庆幸自己的稳重,未曾下水,不然准给大浪吞噬。我抓紧时间,继续做恢复体力的活动。待浪平静后,我再振作精神,又看了一下对岸“扑通”一声蹿入水中。我用力地爬水,缓缓向前。由于紧张、恐惧、用力,更因我的体力远远没有恢复,我迅速失去了前行的能力。我后悔不已。我用双脚试探一下能否落地。若能站着,我即回身上排,绕大圈走回去;即使走得脚底鲜血淋漓,也不冒险返游了。可是,我的脚尚未触地,而水就没过了我的头顶,我吞了一大口水。完了,完了,彻底地完了。怎么也没想到死神突然向我扑来。孩子离成人成才还有很长的路。妻患了高血压,能承受这种噩耗的打击吗?我可怜的疼爱我的老母已瘫痪在床,我的不幸不是催她立时毙命吗?家中每夜到楼下提水,有谁能相助呢?还有,还有,我大学时受人诬陷,学校党委已决定重新调查正确处理。为我昭雪的一天,我竟等不到了一瞬间,这一切在我脑海中强烈地闪现。我不甘心就这样沉入水底、撒手人寰。据说,人的潜力在特殊情况下会迸发到极限。有这么一个故事:某人在坟地走夜路时,不慎跌入深坑。他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无法出坑。正当他无奈之时,一个盗墓贼也不慎跌落此坑。他一惊“腾”的一下,居然跳了上去。
情急生智。我不求游回,只求能延续几分几秒的生命,请他人搭救。我双手同时向下压水,使头部浮出水面,同时大喊一声“喂”、“喂”后来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喊‘救命呀’?是不是爱面子?”说实在的,我已力竭,无法叫出二三个字的声音。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鬼门关一步一步地逼近。我凄厉的叫声惊动了排上两位好心人。在朦胧中,我见到这两位向我的方位跳入水中。不一会,我的两个胳膊被他们托起,向岸边的竹排游去。到那里,我双脚着地,大口大口地喘气,简直连道谢的话都难以说成,更别说问他们的尊姓大名和单位、住址。他们说:“太危险了!我们架起你时,你正在下沉。”我的一位同事刘晓盛也在排上。他走过来说:“原来是你呀。我听到叫声,看不清。我还以为是哪个短命鬼叫着玩哩。太险了!以后千万要注意,不要冒险。”
我不停地喘气,狼狈不堪,除了口中吐出个“谢”字外,再也讲不出话。天全黑了。他们收拾衣物离开。我怀着感激不尽的目光,送他们步入夜幕。
他们将我从死神手中救出,从鬼门关拉回,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实际上,他们是救了我的全家。可我至今不知他们姓甚名谁,哪个单位的,住在何处。我一直难以安心。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把老母照料至终身。不久,我得到彻底昭雪,受到了信任与重用。后来,孩子均重点大学毕业,事业如日中天。妻也和我相濡以沫,家庭温馨。退休后,我仍在发挥余热回馈社会,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幸福。但我内心深处无时不在回忆这件惊心动魄的往事,深深感激这两位救命恩人。
两位见危勇救的好心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吉人天相,好人一生平安。祝你们健康长寿,全家幸福!
你们大概也已届古稀之年了吧。你们究竟在哪里?能听到我深情的呼唤吗?我权且把此文作为三十一年后迟发的感激信。但愿你们能见到这函件,感受我最真挚的谢忱。
写于2005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