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春秋何解

发热的雪糕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绝品神医混花都最新章节!

    第110章 春秋何解

    只是无论对这些同学还是对讲台上的那位老先生来说,对赵斌都是十分陌生的。

    “这位同学叫什么名字?”老先生问道,同时拿起讲台上的花名册,打算在赵斌的名字后面打个勾,这是要加分的。

    无论赵斌是不是真的看过《春秋》,看了多少,是不是真的能回答上来他的问题,只要站起来,礼貌的说一句“报告老师”,那这个学生就值得赞赏。

    “我叫……赵斌,并不是这个专业的。”

    赵斌随口说道。

    老先生微微一笑,将手中的花名册放了下去。

    “好,只要有份爱学习的心,老师随时欢迎你。”

    老先生更加满意的看着赵斌,这种棱角分明骨子里透漏出几分儒雅的男生,虽说没有开口,但光是远观便能看出几分才气。

    能够看得出来肚子里应该是有一些墨水的。

    本来老先生独自讲课的时候,学生们大多都是心不在焉的。

    但这时候孙思棠身旁的赵斌站起来之后,反倒是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自然而然的,他们也下意识的开始听课了起来。

    老先生看着赵斌问道:“都知道西周分春秋和战国,何为春秋,何为战国?分界线是何?”

    赵斌答:“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致使西周走向灭亡,东周定都洛阳,周王室势力逐渐衰弱,诸侯群雄纷争,是为春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是以风云突变群雄逐鹿中原,开创战国时代。”

    老先生点了点头,又问:“春秋与战国名字的来历何如?”

    赵斌答:“春秋自然而然出自《春秋》一书,战国则是出自《战国策》。”

    这个问题没有难度,当下许多同学也都自然而然的能够这样回答,算是一般的常识了。

    老先生又问:“《春秋》一书又是怎么样的一本书?”

    “《春秋》乃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史,将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又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故而简称春秋。”

    老先生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春秋有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如何将。”

    “这个故事虽然听者甚少,但是流传给后世的成语却是极多,虽然在《春秋》中只记录了这六个字,但是在左丘明编纂的《左氏春秋》中,却大肆详细描写,剧情跌宕起伏足有七百余字。”

    “比如哪些成语?”

    “天无二日、势不两立、处心积虑、黄泉相见、其乐融融、多行不义必自毙等等。”

    赵斌说罢,此时看过来的那些孙思棠的同学,脸上满是惊异的神色。

    春秋是一本什么书?极为苦涩难懂的古文,这种事一般闲来没事谁会去看?

    除非那种书虫或者扎在书堆里的老教授,不然很少有人会翻看这种书籍,而且还把其中的成语和典故给挑出来?

    这也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他们都看得出来,赵斌回答问题没有丝毫犹豫,这是只有那种胸有成竹之人才会有的表现,足够说明赵斌对于《春秋》之了解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就连孙思棠都觉得不可思议。

    她知道赵斌很厉害,而这个厉害局限于赵斌很能打,没人能打得过他。

    但是现在没想到赵斌除了打架的实力出众,就连文化水平也让一般人望尘莫及。

    而赵斌自己则是毫不在意,春秋对他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

    要知道他修习的《天药经》和《脉经》正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古书。

    而里面的文字还都是之前的西周大篆文字。

    最初修习《天药经》的时候,赵斌甚至根本看不懂古文上的文字。

    因此还是从《春秋》、《诗经》、《战国策》这种古书中一点一点学来的。

    《春秋》他至少前前后后翻了百遍,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手到擒来自然是轻而易举。

    “那可否和同学们讲讲郑伯克段于鄢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讲的是郑国君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郑国国君郑庄公,一个是胞弟共叔段,当初这两位兄弟的母亲十分偏心,喜欢共叔段而不喜欢郑庄公,甚至向自己的丈夫提议把共叔段立为太子。”

    “或许是被溺爱的过分了,共叔段也十分不满足自己的地位,即便是哥哥成为了国君他还是有心篡位,后来有人发现了共叔段的不臣之心,便告诉了郑庄公,后来郑庄公就说了那句‘多行不义必自毙’。”

    “再后来,共叔段准备了近二十年,终于开始反扑国都,结果郑庄公凭借天险地势轻易击溃了共叔段,至此,郑国的隐患也消除了。但郑庄公因为愤怒共叔段的作为,便对那个极为溺爱共叔段的母亲说出了‘不到黄泉,不复相见’的话。”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一个臣子来国都汇报工作,郑庄公赐给他一顿肉食,结果他把饭菜里的肉全部夹了出来,郑庄公不解,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后来那个臣子就说家中有老母,没有吃过肉,带回去给母亲吃。”

    “郑庄公大为震撼,于是便以母亲被驱逐的地方为泉,挖通了隧道和自己的母亲相见,于是有了‘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所有人听了这个典故之后,都是纷纷点头。

    倒不是他们从赵斌的描述中学到了什么,只是他们暗自钦佩赵斌能在《春秋》这样简单的书中提炼出这么有趣的故事。

    进而也改变了他们对这中古籍的一些看法,至少从今往后学习起来不再会像之前那般头疼。

    “厉害呀你。”

    孙思棠则是趴在桌子上,小声的说道,脸上满是崇拜的神色。

    要知道虽然她是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很多次下定决心要看一些古书,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所以对赵斌的文化底蕴十分佩服。

    这种一股书香气的男生,果然是最惹她喜欢。

    “其乐融融何解?”

    老先生也满意的看着赵斌点了点头,在他教学这几年来,赵斌算得上是这两年来底子最好的一个同学了。

    所以他想再测试一下。

    想看看赵斌的底蕴到底有几何。

    如果看书看得多的人,自然也知道“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更何况这个故事是《春秋》记载的第一个大故事。

    而更进一步的问题,才能证明赵斌对于古文化的了解到底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