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当时,在西南太平洋战区,中国空军部署了大约两百架“夜鹰”式重型战斗机泡&书&
这种重型战斗机,也是由“胡兀鹫”的生产厂商,即贵阳飞机制造厂设计与制造的,而且与“胡兀鹫”颇有渊源
在中国的飞机制造厂中,贵阳飞机制造厂的规模不算大,名声也不够响亮
大战爆发前,贵阳飞机制造厂没有获得过一份来自军方的订单,主要业务是生产竞用小型飞机,并且为成飞、西飞、沈飞这些大型飞机制造厂提供代工服务,即充当军机项目的二线承包商
直到大战爆发,贵阳飞机制造厂才开始生产与组装军用飞机
最初的时候,贵阳飞机制造厂的主要工作就是用军方提供的生产许可证生产一些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军用飞机,比如水上飞机、气象飞机、小型运输机等等,并没有参与战斗机与轰炸机的生产工作
只是,谁也不能由此否认贵阳飞机制造厂的潜能
别忘了,贵阳飞机制造厂最早从事的就是生产小型竞飞机在二零与三零年代,飞行竞赛风靡全球,深受各国重视大战初期出现的好几种高性能战斗机,比如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式战斗机、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的bf109e,其前身都是竞飞机,或者是由竞飞机发展而来的
有趣的是,在终于获得了军队的订单后贵阳飞机制造厂却没有参与战术飞机的研制与生产工作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贵阳飞机制造厂主动放弃了优势项目,也不是没有理由
这就是,战术飞机一直是几家大型飞机制造厂的主要竞争领域成飞、沈飞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非常雄厚,而且与军方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贵阳飞机制造厂很难在该领域获得军方的青睐
正是如此,贵阳飞机制造厂盯上了大型飞机制造厂没有注意到的空白领域
“胡兀鹫”能够在空军的中型轰炸机项目中脱颖而出,就与贵阳飞机制造厂这种不对称竞争策略有很大关系
当然,也与贵阳飞机制造厂吸收技术的能力有关
要知道,早在十多年前,贵阳飞机制造厂就接触过涡轮增压发动机而且将其用在了竞飞机上泡-书)虽然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发动机增加的重量抵消了增加的功率,而且破坏了飞机的气动外形,使其最大飞行度并没有达到设计指标但是这次尝试,足以让贵阳飞机制造厂的工程师看清航空动力的发展方向
后来,贵阳飞机制造厂能够生产出中国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也与其工程师对航空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有极大关系
总而言之,当时贵飞在航空技术领域的眼光是前的
也正是如此在得知南昌发动机厂开始研制实用型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之后,贵阳飞机制造厂就开始开发基于该发动机的飞机,而且一开始就锁定了双发动力方案,没有在其他方面浪费资源
事实上“胡兀鹫”的机体设计比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提前三个月完成
结果就是,在其他飞机制造厂开始熟悉这种的航空动力的时候贵阳飞机制造厂已经在着手解决初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了,而且还在原形设计的基础之上着手设计其他用途的军用飞机
最终,贵飞毫无悬念的击败了其他竞争对手,获得了空军的巨额订单
也正是在“胡兀鹫”的基础上,贵飞通过精简系统设备等方式,设计出了“夜鹰”式重型战斗机
当然“夜鹰”不是“胡兀鹫”
两者相比,最大的区别在翼型上“胡兀鹫”为了追求远的航程、高的升限、与大的起飞重量,其翼展比“夜鹰”多出了近两米,而且机翼的相对厚度达到了百分之八,而“夜鹰”只有百分之五在机身上,两种战机也有区别,即“夜鹰”的主机身段要比“胡兀鹫”细得多,而且尾部没有设置自卫机枪仅从外观上看“夜鹰”有点像是缩小了一圈的“胡兀鹫”
显然“夜鹰”的飞行性能比“胡兀鹫”好得多
在最大航程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夜鹰”的最大飞行度达到每小时五百七十公里,比“胡兀鹫”高出一百二十,甚至比很多现役的单发战斗机还要快,最大升限达到了一万二千四百米,过了除正在试飞的b29之外的所有重型轰炸机,比“胡兀鹫”还高了大约一千米
当然,在机动性能上“夜鹰”算不上出色
这也是重型战斗机的通病,而且空军也并不有要求重型战斗机具有出色的敏捷性
说白了,重型战斗机是非常纯粹的截击机,主要作战对象是敌人的重型轰炸机,因此只对度、升限与航程有较高要求
“夜鹰”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其充裕的内部空间有很大关系
事实上,这也正是“夜鹰”从“胡兀鹫”身上继承下来的优势
虽然在设计的时候,贵飞的工程师缩小了“夜鹰”的机身尺寸,但是与其他任何一种战术战斗机相比“夜鹰”的机身都非常大重要的是“夜鹰”不是轰炸机,用不在设置内部弹舱,因此可以把原本用于内部弹舱的空间用来扩大燃油容量,从而大幅度提高其续航飞行能力
要知道“夜鹰”在不使用外挂副油箱的情况下,最大飞行距离达到了三千三百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当时,唯一能与“夜鹰”媲美的,也就只有美国的p38“闪电”战斗机了,而这种战斗机的最改进型的最大飞行距离也只有三千六百公里“夜鹰”的最后一种改进型,其最大飞行距离过了四千五百公里,而且在使用两具外挂副油箱之后,还能提高到六千公里以上
巨大的内部空间,不仅可以用来装多的燃油,还可以装多的设备
虽然空军最初没有想过研制一种专用的夜间截击机,但是在“夜鹰”服役后,空军立即发现了这种战斗机的潜力从第三批次开始“夜鹰”就配备了机载雷达,成为世界上最早配备雷达的夜间战斗机之一此后,空军还对前两个批次的“夜鹰”做了改进,为其安装了机载雷达到一九四三年“夜鹰”基本上就是专用夜间截击机了,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夜间执行作战任务
事实上“夜鹰”这个绰号,也正是由此得来
“夜鹰”的机载雷达,正是安装在机首处,而在“胡兀鹫”上,这处低于驾驶舱的位置安装的是自卫机枪
当然,在改进成夜间战斗机之后“夜鹰”的配制也有所变动
最显著的,就是增加一名飞行员,准确的说是雷达cāo作员,其位置在飞行员身后,主要工作就是控制与使用机载雷达
当然,在一九四二年,所有“夜鹰”都是重型战斗机,没有配备机载雷达
要到一九四三年,第三批次“夜鹰”才开始配备机载雷达,而昼间型的“夜鹰”要服役到一九四四年底,直到最大作战半径达到一千五百公里的单发战斗机问世,才全部改装成了夜间战斗机
说白了,当时“夜鹰”是中国空军中,唯一一种能够在一千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上为轰炸机提供掩护的战斗机
从瓜达尔卡纳尔岛到努美阿的直线距离接近一千五百公里,而伦内尔岛到努美阿的距离也在一千三百公里以上也就是说,当时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只有“夜鹰”能够为轰炸机提供全程掩护
正是如此,中国空军才把首批“夜鹰”部署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
有趣的是,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主要与“夜鹰”配合作战的,正是同样出自贵飞的“胡兀鹫”式中型轰炸机
虽然空军在腊包尔、莫尔兹比港等地部署了一批重型轰炸机,但是这些轰炸机主要用来打击澳洲本土,很少参与岛屿作战当时,中国空军并不缺乏重型轰炸机,不然也不可能大批提供给德意志第二帝国主要是,重型轰炸机对起降场地的要求高,而且后勤保障的难度大,使其前线部署能力远不如中型轰炸机比如,重型轰炸机需要长度在二千四百米以上的硬质跑道,而在所罗门群岛中,只有霍尼亚拉有一条这样的跑道,而“胡兀鹫”只需要一条长度在一千五百米左右的简易跑道就能起降此外,重型轰炸机每飞行一个小时需要大约二十二个工时的维护量,而“胡兀鹫”只需要八个工时重要的是,重型轰炸机大量采用了铝制结构部件,极易受潮湿的气候影响,机体老化程度非常严重,而“胡兀鹫”上的铝制结构部件并不多,因此受气候影响要小得多
当然,这也有战术上的原因
重型轰炸机适合用来打击城市、工业区、交通枢纽、军事基地等大型目标,而且往往采取高空投弹战术,而在西南太平洋上,除了澳洲本土,其他岛屿上根本就没有多少值得动用重型轰炸机的大型目标,反而是中小型目标众多,而轰炸这些目标,适合采用较为灵活的中型轰炸机
说白了,重型轰炸机的载弹量在大,在西南太平洋战场的岛屿争夺战中也派不上用场
百度搜索阅读最最全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