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中国高层在考虑进军印度洋的时候,美英当局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
因为第三舰队在伦内尔岛海战中遭受惨重损失,几乎全军覆没,所以在出兵印度洋的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不得不承认现实,即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把这个难题交到了英国人手里。
客观的讲,这个时候,英国根本没有能力出兵印度洋。
说白了,就算英国当局知道中国即将进军印度洋,也肯定是束手无策,根本不可能出兵去守卫印度。
问题是,在这个时候,罗斯福给了英国人一个非常大的ji励。
这就是,在提出美国海军无力出兵印度洋之后,罗斯福就向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如果英国皇家海军肯派遣兵力前往印度洋作战,美国将在大西洋上投入更多的兵力,比如安排两艘快速战列舰前往北海,协助英国皇家海军对付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公海舰队,以及增强北大西洋上的护航兵力。
结果就是,丘吉尔觉得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在北海方向上,皇家海军的压力并不大,主要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公海舰队并不具备夺取制海权的兵力优势。关键,还是在北大西洋的护航作战上,即北大西洋航线直接决定了英国的命运。
当然,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大战爆发前,德意志第二帝国较为重视海军建设,而且帝国高层也知道,能否在下一场大战中取胜,关键也是能够在海洋战场上取胜。因此,在大战爆发前,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建设的速度并不慢。而且维持着一支足以与英国皇家海军抗衡的强大舰队,具有足够的战斗力。
问题是。大战爆发后。现实迫使德意志第二帝国把重心偏向陆军与空军。
虽然只有两年,但是这两年里,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已经被英国皇家海军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到一九四二年初,英国皇家海军增添了四艘战列舰与三艘舰队航母。
这个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只增加了两艘战列舰与一艘舰队航母。
显然,在舰队规模上。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已经远不如英国皇家海军了。如果考虑到美国参战,向英国派遣的远征舰队,那么德英海军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甚至可以说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已经失去了决战的基础。
如此一来。英国皇家海军就能抽调部分主力舰,用于其他战场。
以当时的情况,在罗斯福答应派遣两艘快速战列舰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就算抽调三到四艘战列舰前往印度洋,也不会对北海的局面产生负面影响。考虑到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只有一艘舰队航母在编,而且北海过于狭窄。天气状况又不大好,并不适合舰队航母作战。英国皇家海军还能向印度洋派遣数艘舰队航母。
六月六日,丘吉尔就签署了组建“第二印度洋舰队”的首相令。
次日,第二印度洋舰队在朴茨茅斯港宣告成立。
担任第二印度洋舰队司令官的是斯科特海军中将,这个人并没有出现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当中。
只是,此人绝对不可以小觑。
一九四一年“鹰”号航母在北海被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两艘战列巡洋舰击沉后,斯科特就被任命为本土舰队的舰队航母编队司令官。上任之后,斯科特花了三年时间整顿军纪与军风。一九四一年底,斯科特率领由三艘舰队航母组成的航母战斗群,出其不意的偷袭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威廉港,炸伤了在这里进行维修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以及正在舾装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使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遭受了开战之后最沉重的打击,而斯科特也因此一战成名。
在英国皇家海军中,斯科特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航空作战指挥官。
要知道,英国皇家海军是一支非常传统的海军,而且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十分重视主力舰。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的国力大不如前,根本无法维持一支足够庞大的舰队,但是依然建造了“纳尔逊”级与“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还完成了“前卫”级的设计工作。
结果就是,在大战爆发前,英国皇家海军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舰龄最短的主力舰舰队。
受此影响,英国在发展舰队航母的时候,很不得力,或者说有点力不从心。
此外,在英国皇家海军上下,就没有几个人认清舰队航母的价值,即便在日本海军完败之后,依然有不少的英国海军将领认为,英国皇家海军不需要太多的舰队航母,决定北大西洋制海权的依然是主力舰。为此,这些将领还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北大西洋的天气比太平洋糟糕得多,舰队航母的活动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又比如,北大西洋上有数量众多的岛屿,而部署在这些岛屿上的岸基航空兵足以夺取制空权,因此舰队航母在北大西洋上的活动空间非常有限。
当然,这也与“鹰”号被击沉有关。
要知道,在“鹰”号被击沉之后,有部分海军将领呼吁停止建造舰队航母,集中力量建造“前卫”级与“狮”级快速战列舰。当时,甚至有一部分海军将领认为,应该派舰队航母去执行护航任务。
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出现斯科特这种精通航空作战的舰队指挥官,绝对是个奇迹。
只是,斯科特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将领圈子里并不受待见,还被很多人看成了异类,毕竟他一直认为舰队航母才是海军的发展方向,继续建造主力舰没有任何意义,也一直在呼吁停止建造主力舰。
安排斯科特担任第二印度洋舰队司令官,与该舰队的组成有很大关系。
在第二印度洋舰队中,有四艘大型战舰,即两艘舰队航母与两艘快速战列舰,此外还有四艘轻巡洋舰与八艘驱逐舰。在到达印度洋之前,英国皇家海军还将为其增加两艘弹药运输船与两艘油水补给舰。
显然,这是一支典型的航母战斗群。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分别在一九四一年六月与一九四一年十一月服役的“威尔士亲王”号与“约克公爵”号快速战列舰是毫无疑问的主力。要知道,在当时,只有美国海军的“北卡罗来纳”级与“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综合性能超过了这两艘战舰,中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与之相比都有较为明显的差距。但是,真正的主力绝对是那两艘舰队航母。
这就是“光辉”号与“胜利”号。
严格说来“光辉”级是英国皇家海军的第一种舰队航母,之前的航母,要么是改造而来的、要么是吨位偏小、或者是载机量过少,都达不到舰队航母的标准,航空作战能力也不是很强。
到了“光辉”级,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航母才走上了正轨。
当然“光辉”级有着极为鲜明的特征,或者说是为了适应北大西洋的恶劣环境,具有典型的英国格调。
比如“光辉”级是第一种采用装甲飞行甲板的舰队航母,比中国海军的“唐太宗”级与美国海军的“埃塞克斯”级早了两年服役,其装甲甲板的厚度,足以抵挡一千磅级航空炸弹的直接攻击。
可以说“光辉”级是一种极为重视防护的舰队航母。
由此,导致了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即在最初的时候,只能搭载三十九架舰载机,即便在改进之后,也只能搭载四十八架。
显然,这个数量严重偏低。
要知道,同期的中国航母与美国航母,载机数量都在九十架以上,即便是日本海军的航母也能搭载七十多架战机。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实战早就证明,不管航母上的舰载机有多少,在采用直通飞行甲板的情况下,一次能够出动的也就四十架左右。在出动率上“光辉”级不比其他航母差,因此四十八架的载机量已经足够发起一次攻击了。
在斯科特看来,这两艘航母才是真正的主要力量。
说白了,那两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只不过是两艘舰队航母的贴身保镖。
有趣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原本没有打算派遣快速战列舰去印度洋,而是打算派两艘航速较慢的“纳尔逊”级战列舰前去。结果斯科特直接拒绝了这一安排,甚至威胁将不接受舰队司令的任命。斯科特的要求也很简单,只需要给他安排两艘具备有足够强大的防空火力的快速战舰就行了。问题是,英国皇家海军中,除了快速战列舰,还真找不出具有强大防空火力的快速战舰。如此一来,英国皇家海军只能做出让步,把两艘“乔治五世”级编入了第二印度洋舰队。
只是,第二印度洋舰队没有立即起航,而是在朴茨茅斯停留了十天。
在此期间,两艘舰队航母与两艘快速战列舰都进行了改造,主要就是增加了数十门中小口径高射炮,以及安装更先进的雷达。
直到六月十八日,第二印度洋舰队才离开了朴茨茅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