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头笑话多

带雨的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带雨的云文集最新章节!

    看过许多戏,从看傀儡戏到天后宫里看“大戏”又到从事戏剧。常想起那些趣事。

    “三面红旗”年代,在农村搭临时舞台为“工农兵”演出,常常开演了许多时间还有观众大声嚷嚷:“不要开会咯!”他们没听到锣鼓响便以为舞台上是在开会呢。在县城大礼堂演出,也有人捏着张戏票在门口转悠,等着开场锣鼓响起。

    外婆听说我上大学,盼我“金榜题名、荣宗耀祖”她是满清时代的人,以为我读书出来会得个“进士及第”后来知道我竟当了“戏子”大失所望啊。

    演员进入角色后常会废寝忘食的体验角色,忽然“自说自话”突然“发呆”还常常“疯疯癫癫”人家看不惯,便把“戏子”归入“三教九流”

    那年代演出很辛苦,常像游击队一般,风尘仆仆,披星戴月,流离颠沛,东飘西泊。“精兵简政”后演员少,舞美人员也要“跑龙套”我便曾枕着一支木头枪躺在天幕脚下,竖着耳朵等待冲锋号响起。

    有一道具管理兼任“老地主“,还兼吹号。他被“五花大绑”跪在台前,每一“松绑”便赶紧送“应场道具”才送完应场道具又赶快吹冲锋号。一次,战士等着号声响起,可他嘴上有油彩,用足了底气吹,却只能“噗!”“噗”急得他大汗淋漓。

    平日他说话结巴,军号声也跟着“结巴”了。又一次他慌乱中把“老地主”的八字胡粘倒了,像猫一般往上翘,乐得同台演员瘪住嘴不敢笑出来。

    “清理”时,让他回家挑木桶卖豆腐了。可不是古时候说的“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豆腐”不是一回事。常会想起他。

    因为不爱“粉墨登场”我宁愿去守剧场大门。常有人想混戏看。诚心的,戏已演完一半不好意思要人家花钱。也有人特意晚些时来混戏看,我偏不让进去。回想起来,也是不够“仁义”

    有位演员帮卖说明书,学会说方言“二分钱”人家问她厕所在哪里?问她还有多久开演?她听不懂,一概回答:“二分钱”!人家都乐了。

    步行累了几乎迈不动腿,一女演员捡了根草绳,竟把一气壮如牛的男演员吓得跑了两里路。那人边跑边嚷嚷:“我不怕,那是草绳!”真正的演了一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喜剧小品。

    我们常提着行李“行军”月光下、雾霭中,细雨蒙蒙里,阴云密布时;一路上嘻嘻哈哈,如春日里踏青、寒风中冬游。过去赞扬“革命的乐观主义”不晓得这算不算革命的乐观主义。

    半年的“反右”批批斗斗,如“鱼游釜中”“肉在砧上”来到了广阔天地,只管走路、劳动、演出,不要挖空心思写检查交代,或苦思冥想的揭发人家,多么高兴呵!巴不得日日夜夜没完没了地走下去。交待问题是痛苦的,揭发人家也是难受的呀。

    这里没有批判席和被批判席,不需要惶惶不可终日,演完戏后不分男女,像兄弟姐妹一样在舞台上铺开被褥倒头便打呼噜,澡堂破庙也成了个“安乐窝”

    一近视眼夜里看不见沟沟坎坎,约好遇沟坎便招呼一声。于是成了一路之中的游戏:跳!跳!跳!一路喊一路跳。那近视眼说,怎么那么多沟沟坎坎?第二天往回走她才发现,沿路根本没有沟坎呢。

    那位近视眼白天也闹笑话,小羊屎当成豆豉:“怎么豆豉满地撒呀?”有人作报告说:知识分子“韭菜麦苗分不清”这下可有了新材料:“豆豉羊屎也分不清!”

    有个剧目需要一只母鸡。那鸡的日子比人更快活,不要步行,不用熬夜,更无需提行李、搬东西,吃饭时大家抢着丢下吃的。当然,它并不白吃,除了“跑龙套”扮“角色”外,还每天下一只鸡蛋。

    鸡也会“晕场”不知道是因为心猿意马,惦念它的公鸡先生,还是因为不能适应,聚光灯突然一亮,常常该去下场门却偏偏去了上场门,弄得它的“同事”们在台上手忙脚乱。

    演出有时候很受欢迎。一次竟有人拦车。原来是餐馆老板要留我们吃顿饭,激动得不肯收钱,非要我们二十多人白吃一顿。

    也有人在演出中有意停电,待戏演完,便已经三星高照,北斗高悬。后来总结经验,到个新地方首先孝敬“电老虎”比对“县太爷”还该敬重。“县官不如现管”嘛。

    也有扯皮的,人家把方珍珠当成珍珠塔,看完戏后不肯给钱。方是描写旧艺人生活困苦的戏;人家以为是骂势利小人的方卿戏姑;方家中败,姑母不让未婚女婿登门。后来方卿果然衣锦荣归,却偏偏穿一身破烂,戏弄了姑母一番。

    去农村演出时还参加劳动。一次在山坳里扛竹子,又长又粗的新竹,不是前头翘起来就是后头翘起来。山路狭窄难拐弯,常常左摇右晃。我用毛巾垫在肩膀上,耸着肩膀端着架子扭摆着行走。

    有人讲笑话:一汉子扛竹篙过城门,横着进不去竖着也进不去,路过一人出馊主意把它锯成两段。走过来个和尚教他顺着直插进去,那汉子才恍然大悟。

    有人逗笑说和尚都知道直着插进去不嫌长,那汉子怎么还不如和尚懂门!逗得人家都乐了。我没心思捉摸是乐些什么,脸上冒着汗珠子,只觉到“如牛负重”

    一次,戏演完了还去抗洪,扛沙袋、搬草垫。回来时已筋疲力尽,倒头便打呼噜,都顾不上斯文,忘记了“宽衣解带”

    去矿山演出时便下矿井,在黑黢黢的巷道里匍匐爬行。一次突然停电,只能从直梯趴出来。洞里黑黢黢的悄无声息,陡峭的土阶没有扶手。只见头顶上一个小小的光点,爬了老半天还是那个小小的光点,心里直发怵。一爬到洞口,突然雪亮,比聚光灯还耀眼。恍如人生隔世!

    演出中常有笑话。一块画着山石的布景往前倾,新“演员”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演员赶紧叫一句:“崽呀,快把山扶起来!”山也能扶起来,品出味的观众乐了。听说有个雷雨演出房墙要倒,周朴园也赶紧叫道:“萍儿,快把墙扶起来”异曲同工。

    一女演员才报到就上台“跑龙套”要她跟在一演员背后,听他的。那演员是个近视眼,不小心从高处栽了下去,这女演员便也随着“栽了下去”那演员懵了,回过头背对观众悄悄的问道:“你也是近视眼?”原来那女演员“东施效颦”

    日月如梭霎霎过,岁月岁月多蹉跎;

    五十年也忽悠去,蓦然回头笑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