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民一个说话的地方

点卡目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点卡目文集最新章节!

    看着这张照片上颤巍巍的老人、卖艺的盲人,我的眼里蓄满泪水。他们分明就是我的父老乡亲,他们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老得没有能力干动农活了,才来到城里靠别人的施舍或者自食其力找碗饭吃。而那么多的城市人以及貌似城市人的人却给了他们那么多的冷漠与鄙视。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我不得不说些什么。

    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经济能量和提高农副产品价格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一度迅速提高。1978-1985年,农民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6%,先开放的乡镇企业一度繁荣。但在1985年以后,农村改革的能量基本释放完毕,增长的速度明显放缓。1986-1991年,农民年收入人均年增长3%。在1978年城乡比例为2。4:1,到1983年缩小到1。7:1,但到了1997年又迅速扩大到2。5:1,2000年扩大到为2。79:1,上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而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业生产力始终发展缓慢,生产资料落后情况改变不大,离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十分遥远,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即使丰年收入反而下降,增产不增收。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的65%,面对“入世”他们的前景更堪忧虑。中国的农民占着70%的人口,却只占有不到30%的财富,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农民是中国最弱势的群体。先从购物说起:一、购买假种子,购买假化肥,再购买假农药,地里的粮食收获可想而知。二、乡镇收费,县职能部门收费。哪个不收农民的费就是大傻瓜,农民的负担重不重也是可想而之的。三、人生下来是一样的,但中国的体制给农民的是:生下来就没人管,没人问。上学、医疗、社会保障、工作等等,哪个有人管?

    我不能不把一声叹息给所有幸与不幸的劳动人民。难道只有农民是被剥削,受压迫的么?人间哪有真正的平等存在?只要有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必然存在。而农民只是一个最没发言权的群体。同情他们的同时,我们也是在自怜。让我们做得更好,为了自己,为了我们的这些父老乡亲。

    农村的教育基本上是农民们自己掏钱办的,农民的负担为什么减不下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提留”用来给学校教师发工资的。农民们必须自己养老,所以在农村“多子多福”还是一个事实。如果儿子不孝顺,有很多老人就喝农药自己死掉。农场的交通设施除了县城有公路,其他地方都没有,有电话的家庭很少。住房,必须靠自己一块砖一块瓦的建设。遇到灾祸,只有依靠亲戚的救助。现在,当城市里的很多白领都开着汽车去炒股票的时候,农村的很多人,还是一辈子待在黄土地上,基本上就是饿不死人而已。有很多到外面见过一点世面的打工的青年,死也不愿意回到家乡。很多人有一种赌气心理,对社会的逆反心理:宁愿做城市里被人瞧不起的乞丐,也不愿意做一个农民!

    现在,农民为数不多的活路就是打工。

    进城打工的农民是一个典型的由经济和社会双重因素造成的底层群体,由于户籍管理等因素,注定他们是城市的二等居民。目前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上亿,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身份和社会地位十分独特的社会群体。一方面,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当地城市的承认,工作环境恶劣,强度大,报酬少,待遇低,基本人生权利得不到保障。想一想吧,他们虽是公民,但又和城市公民有区别;他们在建筑队上班,干的是工人的工作,但又是法律上的农民;他们明明生活在城市,但乡村才是他们的家;他们大都在固定的城市和行业上班,但在统计人口时他们都是流动人口;他们一年中绝大多数住在城市,回家就像旅游或走亲戚,但公安部门把他们定位为暂住人口为了最朴素的改善生活的愿望,他们一向不吝于吃苦和出卖力气,甚至会在无奈中付出了自己最后的最原始的本钱,出卖身体与尊严,同时承受城市理由充分的厌恶与诟病。他们最普通的欲望都会被视为谮越,他们在遭到最不公正的待遇时,也只能获得打八折的同情。他们原本生命力很强,然而在城市陌生的淤泥中的挣扎,耗尽了气力而奄奄一息。

    我曾经在不少建筑工地采访过民工,他们的生活条件很差,工作时间很长。很多民工都是蹲在地上吃饭,菜就是一锅白菜煮的稀汤,几乎没有一点儿油星。看了真的让人很难受,他们可都是重劳力者。同样的人为什么生存差距会这么大?这些民工的生存权、温饱权、发展权有保障吗?他们这一生没有了希望,但是他们的下一代会有希望吗?

    别忘了,给农民一个说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