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最后守望者

点卡目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点卡目文集最新章节!

      感谢生活

    记者:继高旭旺抒情诗选、高旭旺白话诗之后,您的第九部诗集心灵的太阳再次轰动诗坛。还是从你的诗歌经历谈起,什么时候开始写诗?

    高旭旺:我写诗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叶、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开始的。当时街头流行枪杆诗、打油诗,我就经常写点打油诗。严格意义上来讲,我的诗歌创作是从部队开始的。1975年发表诗歌处女作绣出一个新地球,内容就四句:“天不下雨我不愁,敢于老天接对头。锄作银针汗作线,绣出一个新地球。”在当时的部队影响很大。从此以后,我在战旗文艺、战旗报就经常发些“枪杆诗”都是歌颂战士站岗放哨、歌颂部队生活的一些诗。1976年,我所在的师部解散了,我就退伍到某公社做文化专干,就继续写诗。其中一首诗在当时的河南农民报获得了一等奖,时任洛阳地区文联主席的张宇就发现了我,把我借调到洛神杂志社。此后,我在全国各地的诗歌杂志发表了不少诗歌,其中1979年在奔流发表了头条。随后我被调到团省委青年导报社。1988年,河南省青年诗歌学会成立,我被选为理事。我的诗歌真正进入发表鼎盛时期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集中写了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后来结集出版高旭旺抒情诗选,其中一首写马灯的诗得到了诗歌泰斗苏金伞的高度评价。1993年,河南诗歌学会改选,我当选执行会长。

    记者:您说过,您一直在“飘”直到您在郑州“定”下来。“飘”与“定”对您以及您的诗歌创作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您在郑州“定”下来前后,您的诗歌创作有着什么样的变化?

    高旭旺:你知道,作为文学创作的人来讲,很希望有个稳定的家,特别是要有个好的书房。我在参观著名作家李佩甫、张宇的书房后,很漂亮。我就决定在这里买房。在此之前,我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书房,我所有的创作都在报社办公室,可以说我的书房又是我的办公室。办公室是办公的地方,创作就不可避免的经常被打断。没有这个漂亮的书房,我这部献给母亲的诗集心灵的太阳很可能会推迟到2005年、2006年。

    记者:诗歌对于你,是生活中的偶然,还是生命中的必然?

    高旭旺:诗歌对于我个人来讲,既是生活中的偶然,也是生命中的必然。我觉得是诗歌先发现、培养了我,然后,我再去创造诗歌。前几天,在我的诗歌研讨会上,著名诗人王怀让说我是:诗写成的人,人写成的诗。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宇先生在给我作序的时候说:高旭旺是诗歌把他培养起来的,他的诗歌写到什么境界,人就到了什么境界。

    记者:口语是诗歌文本的一个现象,她往往抛弃了技巧和想像,只在语感的叙述。当它成为诗歌写作的一个态度后,便有了诗歌形式上的一个价值,你觉得诗歌的口语文本价值应当体现在哪里?你认为诗歌是口语吗?

    高旭旺:严格来讲,诗歌不是口语,诗歌是形象思维的表现方式。口语不是诗歌的文本,诗歌真正的文本是:有生命体验以后,用形象思维去表述。

    记者:在诗坛,有人认为您是“乡土诗人”有人称呼您为“黄河诗人”有人说您是“白话诗人”您更认同那种称呼?为什么?

    高旭旺:我创作诗歌三十多年来,我一直不敢给自己下定论:到底是黄河诗人、乡土诗人还是白话诗人。也不能下定论,现在正是创作的时候。写了一些黄河诗,就把我定位为黄河诗人;写了几年白话诗,就把我定位为白话诗人;出了一本乡土诗集,就把我定位为乡土诗人,我觉得这都是评论家干的事儿,作为诗人我不会给自己下定论。作为诗人或者作家,如何对待土地、如何对待母亲、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对待你周围的朋友,只有自己清楚,自己觉得怎么舒服怎么写,不要管评论家怎么说。

    记者:诗歌是如同闪电一样,短促而激烈地划过你的脑际的么?或者,它是仿佛与你捉迷藏一般地,慢慢地被你细心地找到的?能否描述一下你写作时的状态?

    高旭旺:诗发掘于灵感,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但靠灵感创作仅仅是创作的初级阶段,真正的创作应该是:当你发现灵感之后,不要急于把它表述出来,静一段时间,这种“静”是对灵感的再沉淀、是对生活深处细节的再思考。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去了一次帕米尔高原以后,写了一些诗,可能人家编辑照顾我是编辑、有名望的诗人,也给发表了。实际上这些诗连自己都不满意。经过五年的沉淀、思考,我才把对帕米尔高原的真正感受写成大西北野韵,发表在人民文学上,我写那里的缺氧,说是民族的缺氧,这是一种忧患意识。这在刚从帕米尔高原回来时是不会有这种感受的。

    记者:除诗歌外,你是否创作过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

    高旭旺:除了诗歌之外,我写过散文诗,大概有150多章,出了一本散文诗集流彩的世界。给别人写过序、写过评论。另外,散文、报告文学、新闻都写过,大概有150多万字。

    感恩母亲

    记者:谈到诗歌、谈到母亲,总让人想起孟郊的游子吟、总让人想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褓母关于母亲的诗,好想单篇诗作多一些,而整本诗集地去歌唱母亲好想还不多,是这样吗?

    高旭旺:是这样的。我翻过一些资料,无论国内的唐诗宋词,或者国外的一些诗歌。国内外所有的诗人,一个人写歌唱母亲的诗写得最多的也就是一二十首,整本诗集地歌唱母亲,截止目前,除了我之外,还没有发现有其他诗人这样做过。我出版心灵的太阳整本诗集地去歌唱母亲就是想有个零的突破。

    记者:有评论家说,诗歌是您歌唱母亲的专利。结合您的诗作,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高旭旺:在一个研讨会上,不少诗人都谈论过这种说法。我觉得歌唱母亲不可能是专利,这种说法是非常狭隘的。世界上只有一个母亲,只要是有血有肉、有良心的人都应该热爱母亲、歌唱母亲。无非就是说,我在用诗歌歌唱母亲这方面抓住了机遇、先走了一步而已,只能这样解释。

    记者:“无论母亲无论麦子说到底就是土地和土地一样可靠。”有评论家认为您的这几句平实如泥土般的诗,说尽了人生的感悟,也概括了母亲的一生,是一首难得的好诗。您认同这种评论吗?

    高旭旺:我认同这种评论,这种评论是绝对到位的。这是著名评论家、作家高洪波给我的评价。为什么把母亲和麦子联系在一起呢?主要是母亲是孩子的根,就像麦子没有土地是不行的,每个孩子都离不开母亲,每一种植物也都离不开土地。

    记者:挂在村口的“一只古老的风铃晃走季节牵来日子”当您写到“晃动了一生从不炫耀自己”时,我相信您向风铃的意象注入了自己含泪的目光,怀念的背后是您理想的执著。换句话说“怀念出诗人”是这样吗?

    高旭旺:我同意这种观点。你说“怀念出诗人”其实这和咱们刚才谈到的诗歌需要沉淀一个道理,内容是一样的,换一种说法,那就是“沉淀出诗人”没有经过沉淀的是“假诗”不是“真诗”不是发自心灵的、不是发自肺腑的诗歌不可能感动别人,作为文学创作不能感动自己永远不能感动别人。只有在自己的创作中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注入自己的血和泪、用生命去创作才可能成为大诗人、大家。

    感知诗歌

    记者:古代的中国诗歌能够为老百姓、至少是知识阶层的日常生活所用,而今天的诗歌似乎更多是诗人之间的相互欣赏,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不少诗人抱怨这是因为读者缺乏专业诗歌知识。但与此同时,海子的一些短诗、食指的一些短诗,却依然在相当大范围内流传,你怎么看这种对比的?

    高旭旺:前几年都流行着一句关于诗歌的话: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我觉得这种现象是对中国诗歌的一种侮辱。诗歌不能用读懂与否来衡量,要看内容怎么样,比如唐诗如果没有后人的解释,我相信大多数人也读不懂。海子的一些短诗很流行,但他的一些长诗,也是很难有人读懂。海子的诗是用生命、用血和泪写成的。读他的诗,要用心去读他字里行间的东西,一遍读不懂就两遍、三遍,然后你才能真正的去感悟它、理解它,包括唐诗也是这样。

    记者:诗歌与生活现实的距离越来越大,诗人越来越感觉到无法切入当下现实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责任感的诗人应该怎么办?

    高旭旺:一个有责任感的诗人或者作家,要有忧患意识,这是一个人能否成为诗人或者作家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个诗人或者作家能否成为大家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

    记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诗人塔索说过一句颇为豪放的话:“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唯有上帝与诗人。”上帝也好,诗人也好,作为生命存在方式之一种,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创造,以自己的方式创造一个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这种创造,从某种意义上是不是一种朝拜?

    高旭旺:可以这样说。每个诗人都要把写诗当作一个走进的殿堂,但不能把自己当作天堂。诗人仅仅是殿堂的一块砖、一袋水泥、一根钢筋或者一个台阶。每个诗人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创造一个个独立的世界、也可以捧着自己的诗歌来朝拜、来走进殿堂,到了殿堂之后,诗人还需要创造;但到了天堂就不用创造了,因为无欲无求了。殿堂不是天堂,天堂是海市蜃楼,遥不可及;殿堂则是通过努力可以到达的。

    记者:现代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帮助人们重建心灵的圣殿。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一梦想变成现实呢?

    高旭旺:这需要有三个修养:人的修养、文学修养和生活修养。人的修养就是要必须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文学修养就是要多读书、多写诗了;生活修养就是要发现生活、热爱生活。具备了这三种修养才能重建心灵的殿堂。

    诗歌评价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诗人、评论家高洪波当今的‘白话诗’,照我看是针对那些故弄玄虚、吞吐概念的所谓‘现代诗’的一种反动,是追求朴素、明快风格的一批诗人的诗的宣言,旭旺便是这批诗人中的一个代表人物。

    著名作家、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李佩甫为黄河孕育、由黄河浇灌、在黄河边歌唱的“黄河诗人”高旭旺,一如既往地深情歌唱母亲河——黄河外,而且礼赞如“一只古老的风铃挂在村口”“晃动了一生用风声敲响整个沉睡多年的村庄”的“母亲”这些纪念“母亲”的诗作是高旭旺的一些最新思考的结晶,也呈现了他在诗风上的一些变化。

    高旭旺简介:高旭旺,笔名丁旭,河南三门峡市人,1993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编辑学研究生班。现供职于青年导报社,任副社长,从事诗、散文诗、散文、报告文学和新闻创作30多年,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十月、上海文学等60多报刊发表诗600多首、散文诗150多章及散文、报告文学、新闻150多万字,曾13次荣获省内外文学、诗歌奖,出版诗集9部、散文诗1部,主编报告文学集和诗人丛书5部。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