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的十个贬义动物俗语

左岸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左岸读书最新章节!

    在一些含有贬义的俗语中,常常带有动物的字眼。人们对这些词语非常熟知,但对它们的来历往往不甚了了。现择最常用的十个贬义动物俗语的含义及其典故作一解析,与大家共同探讨。

    1。“拍马屁”

    用于讽刺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行为。

    该典故来源于元朝的蒙古文化。一说蒙古族的一般百姓人家都会拥有几匹马,以解决行路、运输等问题,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起初,人们实事求是,好马说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不管别人的马好坏、强弱,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一说蒙古是马上得天下的民族,所以元朝的官员大多是武将出身,马往往是一个将领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下级对上司最好的赞美,就是拍拍他的马、夸他的马好。逐渐人们就把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这是因为夸赞的话是不一样的,而拍马的动作是一样的。这就是“拍马屁”的由来。后蒙古入主中原,建立了元帝国,建起了元大都,他们的文化也就逐渐渗透到汉文化中“拍马屁”一词也就流传下来。

    2。“一窝蜂”

    人们常把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叫作“一窝蜂”

    “一窝蜂”最初是一个人的绰号。我国南宋建炎年间爆发了农民起义,有一支起义队伍领袖叫张迂,他的绰号就叫“一窝蜂”南末著名诗人陆游在入蜀记中就曾记述道:“建炎中,张迂号‘一窝蜂’,拥兵过庙下”这个绰号,大有揭竿蜂拥的气势。

    到了明朝,人们使用“一窝蜂”来比喻人多声杂的情景。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中就曾写道:“那些小妖,一窝蜂齐齐拥上。”在现代汉语中,从感情色彩上说“一窝蜂”属于贬义词组,而从修辞学的角度看“一窝峰”又是一种比喻手法,多用来比喻人多势众,一拥而上的情势。

    3。“铁公鸡”

    极端吝啬的代名词。据考证“铁公鸡”出自明代袁枚子不语,此著作卷22的铁公鸡却让人过目难忘。济南一富翁“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他要纳一妾,条件是“价欲至廉,貌欲至美”未几,媒人带来一女“不索价,但取衣食充足而已”未料半年以后,富翁“启其所藏,已空矣”原来女子是他家一旧房客,该富翁嫌他们“多费”而将之赶走,现在她特来报复,偷光了他的钱财,拔光了他所有的羽毛。后来人们就用“铁公鸡”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4。“替罪羊”

    这是一个宗教典故。在基督教的圣经旧约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加以阻止,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用来‘祭献’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献给燔祭。在新约中则说,耶稣为救赎世人的罪恶,宁愿钉死在十字架上,作为“牺牲”(祭品)奉献天主,并嘱咐他的十二门徒,在他死后也照样去做。因为这是仿效古犹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时,往往杀一只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牺牲”所以教会通常又称耶稣为赎罪羔羊。后来人们就用“替罪羊”来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5。“露马脚”

    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

    出处:朱元璋建立明朝当上皇帝后,封妻马氏为皇后。马皇后长得虽不漂亮,但却温柔端庄,举止大方。美中不足的是,她长了一双没有缠过的“天足”在以小脚为美的时代,女人脚大是一缺陷。当上皇后的马氏越发为自己的一双大脚感到不安。因而,在大庭广众中,总是遮遮掩掩,尽量避免将脚露出裙外。有一天,马皇后游兴大发,乘轿招摇过市,浏览古都风景。百姓见皇后的舆轿过市,都翘首张望,想一睹皇后的风采。不料,一阵大风吹过,轿帘被掀起一角,马皇后的一双大脚赫然展现在百姓面前。人们惊讶不已,没想到当今皇后竟有这样一双脚!人们争相传言,全城立刻轰动了。“露马脚”一词就这么流传开了。

    6。“白眼狼”

    形容人无情无义,心地凶狠,是忘恩负义的代名词。

    狼以生性凶狠著称,而在狼群中尤以长着“吊”白眼的狼最凶狠。吊白眼是指外眼角上吊(疑似丹凤眼),眼球黑少白多,望之凶光炯炯。中山狼指恩将仇报的人,白眼狼指的是无论你对他怎么好,他都一直是要害你的人,比中山狼尤坏。

    7。“变色龙”

    比喻反复无常的人。

    变色龙本是一种蜥蜴类的四脚爬虫,能够根据四周物体的颜色改变自己的肤色,以防其它动物的侵害。

    出处: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在这篇著名的小说里,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小说的内容富有喜剧性。一只小狗咬了金银匠的手指,巡官走来断案。在断案过程中,他根据狗是或不是将军家的这一基点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孔。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滑稽的故事,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政权爪牙们的无耻和丑恶。后来人们就用“变色龙”来比喻言而无信、反复无常的小人。

    8。“应声虫”

    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出处:唐刘束隋唐嘉话:“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卷四:“已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

    9。“笑面虎”

    表面和善,其实和老虎一样凶猛。比喻外貌和善而内心严厉凶狠的人。

    出处:宋代庞元英谈薮:“先墓在会稽西山,为掌墓人奚泗所发,公衮诉之郡,杖之而已,公衮愤甚。奚泗受杖,诣公衮谢罪,公衮呼前劳以酒,拔剑斩之,持其首诣郡公衮性甚和平,居常若嬉笑,人谓之笑面虎。”

    10。“狗腿子”

    走狗,为恶势力效劳帮凶的人。

    出处:传说从前有个富人的腿断了,一个奴才为讨好主人欢心,主动要求截下自己的腿为主人接上。主人问:“你自己的腿怎么办呢?”奴才说:“我可以接上一条狗腿。”“那狗的腿又怎么办呢?”“给狗用泥巴捏上一条。”所以,狗在撒尿时,总要把后边一条腿翘起来,是怕那条用泥巴捏的腿让尿给冲掉了。这就是“狗腿子”的来历。

    您还能说一些其它的动物俗语吗?欢迎大家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