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计议

天光映云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名门纪事最新章节!

    求粉红求推荐

    长公主死后,没有人主持,这件事只能听下来,他们只好先想把发分配剩下的银子。却发现这笔款项已经被挪走了,高达两千万两的白银,监看银子的人说是江南那边过来的人,总共分了三批运走,但是却没有人分到这笔钱。

    大家都怀疑是长公主的旧人借长公主之死独吞了款子。他们急红了眼,一方面派人暗中查访,另一方面,四处搜寻长公主的名册。谁知道就在这个当口,出了江南贪腐案。

    这个案子实际上是有人见一直再收不到钱款,于是想借着长公主之死,干脆把此事向皇帝揭出,意图邀功。陆宪担心这笔钱会被查到,几个人商议一番只得暂时停止查访,蛰伏起来,以免被人拿住把柄。这笔钱的下落就成了谜,那人颇为谨慎,两年了毫无动静。

    没想到,当时皇帝只以为是一般的贪污受贿,为了让魏伯颜掌握内卫,把刘锦调去查案,刘锦在长公主麾下虽然不参与这些事情,但也隐约知道一些,不仅没有追查,反而把事情压了下来,只抓了几个小喽啰交差,这些年他也暗中查访这笔银钱的下落,收集了不少情况,但那笔钱的下落还是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

    陆宪、李明哲以及靖国公马上达成了妥协,重新制定了分配方法。刘锦通过这件事窥知了这些人在这其中的角色,尤其是掌握了靖国公的证据。他们想要除掉刘锦,刘锦便把自己和靖国公捆绑在一起。

    因此,靖国公为了防止刘锦鱼死网破,把事情揭出来,他在刘锦出事的时候也力保他。崔皓辉和梁松之合伙开店便是给众人传达的一个信号。

    陆宪显然胃口更大,并不满足永远跟在长公主后面。他暗中和杜胤、韦昌辉勾结起来倒卖国库米粮,只是手法显然不够高明,被人查出了端倪。

    这件事朝中几派的首脑都是心照不宣,包括刚刚提拔为尚书左仆射的柳正言,只有皇帝不知道。

    陆宪、李明哲、靖国公和柳正言又聚在了撷香馆,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梅花香掩不住屋中凝重的气氛。

    “皇上这是要我们吐血啊。”李明哲冷哼了一声,看着之前还拼得你死我活的几个人,如今却坐在一起商议怎么对付皇帝,不觉有些可笑。

    陆宪沉吟半饷,说道:“那笔钱。我们都不知道,要我们吐什么!”

    “皇上会信么?他可拿着长公主的账册呢。”靖国公摇摇头:“江南那次闹的也太过分了,就把他们交出去。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陆相,你的人弄出来的事,可要做好善后。”

    陆宪脸色变了变,没有说话。

    柳正言笑道:“把那几个人交出去,那些人这些年在那块地方油水那么丰厚。也尽够皇上的胃口,这件事就这么了了。”

    “这件事情怎么都由江南那边承担?”陆宪冷笑道:“可别忘了,你们各家的商行票号全都有份。”

    “陆相,话不能这么说,当初就说好,谁惹出来的麻烦谁善后。”听到陆宪这样说。李明哲的眼底浮上一抹阴沉:“再说了,那笔钱这么久都没找到,问题也出在江南。你们陆氏一族在江南经营那么久,能一点风声都没有么,怕是有人想独吞这笔钱,故意隐瞒消息。”

    “你是说老夫想独吞大家的钱!”陆宪狠狠盯着李明哲。

    眼见气氛有些僵了,靖国公忙说道:“我们之间就不要吵这些了。这件事情揭出来,对谁也没有好处。再说了,这么大笔钱要是有动静,我们早就察觉了。还是先想想,如何给皇上一个交代。总不能让温尚书他们总在大牢里关着吧。”

    柳正言笑道:“皇上这次不顾众议下旨提拔了窦温入翰林院,恐怕是想要以翰林院拟诏之责独掌机要,让高建任户部侍郎是想要卡住财政,再用于正杰等人监察百官。用这三方面加上内卫入手,把钱的事情弄清楚,再进一步独揽朝政。”

    陆宪冷哼了一声,冲李明哲说道:“于正杰不是你的学生么。”

    “他就是那副忠直的脾气,一直也没肯要那份钱,所以在同僚中颇受排挤。我也拿他没办法。”李明哲笑道。

    “他一个人也罢了,闹不出什么来。高建和窦温也该知道底线是什么。”柳正言垂下眼皮,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陆宪沉默半天,说道:“就这么办吧

    几个人又商议了一会儿才散了。

    御史台接手调查后,很快有了眉目。前年贪腐案有关的扬州、光州刺史贪污受贿,被革职查办。抄没家产达三百万两。

    内卫把温承宗、萧华、周文光等人调查一番,又放了出来。

    刘公公看着皇帝越来越沉的脸色,心里越来越犯愁,想着茶是现在端上去,还是待会端上去,一个宫女从他手中接过茶盘,笑道:“刘公公,让奴家来吧。”

    刘公公一皱眉,刚想训斥这个宫女没眼色,抬头一看,又笑了:“姑娘来了就好,皇上心情正差呢。”说着把茶盘递给她。

    宫女接过茶盘,走到皇帝桌前,给皇帝端过去,用娇柔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说道:“皇上,请用茶。”

    皇帝皱皱眉,刚想发作,忽的认出这声音,惊喜的抬起头:“歆儿,你来了。”

    歆儿嘴里噙着笑:“是,皇上。”

    皇帝忙握住她的柔荑:“只让你做个奴婢,委屈你了。朕早晚会给你名分的,只是现在后宫人人都盯着,不好办。”

    “能在皇上身边伺候,奴婢就心满意足了。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歆儿笑道。

    皇帝叹了口气:“前朝和后宫都不让朕省心。”

    歆儿瞥了一眼奏折,柔声劝道:“皇上何必和臣工较劲呢,他们毕竟也是陛下的臣子。这次这么快把江南的事情查清了,想必也是不想和陛下对抗。”

    “哼,三百万两就想把朕打发了。要知道那是足足两千万两的白银,都是下发给各地修筑水利、赈济灾荒的钱。”皇帝面沉如水。

    “这么多钱,涉及的人肯定很多,说不定连朝中的几位宰相都难脱干系。”歆儿笑道:“让他们吐出来自然很难。”

    “这也罢了,这些人就会弄这个鬼,想尽办法排挤窦温、高建,还弄了一堆难题给朕。”皇帝颇为怨念的看着那堆待处理的奏折。现在三省办事效率大大下降,一件事就来回来去扯皮,皇帝明知道这是有些人看不惯他提拔的人,故意为难,而三省六部的首脑故意默许这件事,他却毫无办法。

    歆儿笑道:“皇上越级提拔那几个人,自然会引起大家不满,若是皇上也提拔几个他们的人,也就好堵住这些人的嘴了吧。”

    “朕看他们的脸色还没看够么。”皇帝的语气满是焦躁。

    “皇上何必着急,您是九五之尊,天下都是您的。只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歆儿的声音,让皇帝渐渐平静下来。终于不甘的哼了一声:“好,朕就妥协这一次。”

    正值这一轮官员人满,皇帝让吏部根据考评调动官员。大臣们商议之后,拟了几个人呈报上去,皇帝很痛快的答应了。

    李湛因安置流民有功,被皇帝提拔为京兆尹。这并不是一个好干的活,长安世家权贵云集,关系复杂,水很深,须得上能协调世家的关系,下能弹压的住黑道。以往都是长安本地世族韦杜两家或者依附这两家的官员才能坐得稳,是个费神而不易讨好的位置。

    不过好处也很明显,只要在任上不出什么大错,很容易便升迁上去了。如今杜韦两族被几次朝中政局变乱整的不敢出头。但考虑到两家势力犹在,皇帝也要加以安抚,因此这次的人选特别慎重,既不是杜韦两族的族人,又要有些关系。

    于是母族是京兆韦氏的李湛便被挑了出来。

    皇帝和群臣关系缓和,朝堂局势稳定了下来,多日阴云密布的长安城终于摆脱了阴霾,人们走出门去,尽情享受明媚的春光。

    郑钧官职地位,朝廷上层的争斗虽然会影响他,但是终究关系不大。现在他最操心的便是涵因的婚事。

    开始他也一直觉得涵因会嫁入舅舅家,谁知道变故连连,事情弄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现在他一直留心,想给妹妹找个好人家。

    只是现在来说媒的人都是一些旁支庶子,在家也不受重视,人品学识也都是平平。莫说涵因首先看不上,首先他这个做哥哥的就很不满意。

    郑钦则和张九龄交好,常把他邀到自家来做客,还有意无意见过涵因几次。郑钦知道他的心思,也欣赏他的才华,心理面觉得他能配得上自己的妹妹,只是张九龄虽然自称出自吴郡张氏,但到底他家那支是早在陈朝就迁到岭南的,谱牒散失,世人也只把他当寒门看待。门第偏见根深蒂固,因此郑钦也不敢撮合。

    张九龄自知门第不够,也从不敢有妄想,只偷偷把恋慕之情藏在心里。

    涵因本人倒没那么多偏见,她知道张九龄是张良的第十四世孙,这在历史上是被承认的,至于张九龄是不是还同原先那段历史那般有宰相的命,涵因认为并不成问题。皇帝要启用新人,他又有才名,正是大好机会。

    只是这人忠直的脾气,在历史上又不擅于与人争斗,这一点才是让涵因犹豫的主要原因。另外想要续上族谱,又要费不少劲儿,涵因可是有点被折腾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