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你们这个电,何时能够稳定(一)

葫芦村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智能工业帝国最新章节!

    “齐工,您老人家笑什么?难道我理解错了?”刚才说九一这个厂名跟九院有联系的大约三十多岁的年轻工人,本来就站在发笑的老人的旁边,这会儿听到了,疑惑地问道。

    齐志铭收回思索的心思,见到周围所有的人都向着自己看来,期待着自己为他们解惑。

    “齐工,来支烟。”旁边一个小年轻急忙给齐志铭把烟递了过来,然后另外一个小年轻急忙划着火柴给齐志铭点烟。

    齐志铭很满意这些小年轻的态度,要知道,这几年,很多的年轻人已经不像建国后到八十年代末这些年代学习技术的人那样能够吃苦了。尤其是在尊师重道方面,更是不堪,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但是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年代的这些年轻人,已经在金钱的刺激下,变得浮躁起来。

    “在中国,有着九九归一的说法。由到终点、由终点再到新的......,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螺旋式前进和发展的运动过程就是九九归一的真正涵义。工厂取九一这个名字,估计就是咱们年轻的新老板期待着工厂不断地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就从厂名这两个字来开,咱们那个年轻的小老板的野心可不小呐……”

    齐志铭的话,说得其他那些工人都点头不已。

    对于齐志铭,这些工人都是佩服到骨子里面的。

    齐志铭本来是9327厂里面的副总工程师,不过在工厂越来越不景气之后,尤其是工厂里面的副总工程师越来越多,水平反而越来越低。他就放弃了自己副总工程师的身份,回到他自己原来当车间主任的结构车间里面,当了一个普通的焊工。

    他本来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学的同样是焊接专业,最后到工厂之后放弃了技术员的身份,反而从最基本的学徒干起,跟着师傅学习各种焊接技术。掌握了理论的技术工人,学习能力是极其强悍的。别人学徒最少得三年,齐志铭当年却短短一年时间就成为整个工厂最为年轻的焊工。八十年代,日本的保护焊焊接技术传入中国之后,已经成为副总工程师的他,再次跑到车间里面当起了学徒。

    到了最后,工厂不景气,开工率无限趋近于零的时候,齐志铭反而跑去领一个普通的工人的工资,他经常对着工友说,自己情愿干工人。因为当一名技术工人,比较单纯,还能够保持着自己一颗纯洁的心。

    “啪,啪,啪……”

    “说得好!齐工,不愧是咱们六十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连这个都知道。”在齐志铭刚刚说完之后,于小刚跟母文斌两人就拍着手,鼓着掌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于主任好……母主任好……”众人见到这两个年轻的生产主任跟采购主任出现,急忙向他们打着招呼。

    这两个年轻人不多,经常在他们加班的时候自掏腰包请大伙儿喝酒。

    当然,烟也少不了。

    尤其是这两个年轻人,可不像他们其他那几个小兄弟,对于自己这些老工人一点也不尊重。尤其是母文斌的弟弟,母小强,不仅硬逼着大伙儿每天加班到十二点之后,稍有迟到早退,要不是呵斥怒骂,就是扣奖金,如果不是最后云非那个年轻的老板在得到主管着工厂建设的生产主任于小刚汇报上去处理得及时,估计他们早就不干了。

    “你们怎么在这个时候过来了?”齐志铭见到这两人,心中猜测着他们的来意。这些天,工厂的基础建设以及完成,现在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安装各个生产车间的行车轨道,所以也不用像以前建设工厂的时期,为了早日建设完工厂,让工厂早点开工,没日没夜地加班。

    “我们刚才在各个车间里面看看还有什么缺漏,明天下午,第一批设备就要到蓉城火车站了。”于小刚对着齐志铭说道。

    “这么快?”齐志铭可没有想到,这边现在很多基础设施都没有完善,云非这个老板居然就急切地把设备给运了过来。

    前面一段时间接到通知,说暂时不会把设备给搬过来,同时还给他们这些好几个月没有休息的工人放了一个礼拜的假,他们回到大巴山的基地才知道,工厂很有可能就不会再搬迁了。

    围省委大院的时候,这里的这些焊工绝大部分都参与了。因为他们在这边干活,天天加班,一个月工资能有七八百块钱,像齐志铭这样的带班师傅,甚至超过一千块钱,能够抵得上9321厂里面那些天天加班工资最高的工人三四个月的工资。

    却没有想到,没过多久,他们这些人就再次被召集到这边来,加快本来就已经快要完工的工厂建设。

    设备到了这边之后,那些已经闲置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苏联技术工人们终于有了事情可干。

    工厂的办公大楼,虽然是砖石混凝土结构的大楼,比那些轻钢结构的厂房建设周期长了不少,但是云非从最开始就在建设几栋五层楼高的办公大楼。在珠三角那边的特区,能够创造三天一层楼的记录,虽然蓉城不可能有那样的建设速度,不过在几个月的时间,完全是没有压力的事情。

    由于资金现在比较紧张,云非并没有对办公大楼进行装修。他知道,即使装修了,要不了多久,也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里面,这些楼在建设完成之后经过短时间的打扫,把墙上简单地做了一下粉水之后,就被投入了使用。

    随着苏联国内的局势越来越混乱,卡马特在苏联的人跑的地方越来越多,这段时间来,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列从苏联开往中国的火车上面载着卡马特从苏联招聘来的各种技术人员以及熟练工人。

    云非需要的很多重型设备,卡马特也搞来了不少,以前一直都因为云非这边的工厂没有建设完毕,再加上整个蓉城并没有什么大型的仓库,所以一直就放在东北,由那些从苏联招聘来的工人进行保养。

    在办公大楼所属的区域中,那栋五层楼高,占地面积最大的技术楼,最先投入使用。苏联的工程师,是第一批进入整个庞大的厂区的第一批人。现在工人生活小区的建设也已经差不多了,毕竟当时开工的时候,云非几人可是找了好几家建筑公司进行分片区承包的。

    来自苏联的工程师,技术员以及技术工人,每人都分到了一套房子,当然,他们每个月得从自己的工资里面扣除五十块钱的房租。因为房子是属于云非一个人的,只是工厂的配套设施,再加上云非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把这些房子分给工厂里面的员工。

    他是来自后世的人,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他这个私人老板,根本就不会傻得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抵押了才盖拿到如此多的地,盖起不多的楼分给工人,或者是学习航天那样集资建房,工人出很少一部分钱,房子就属于他们的了。

    要知道,这家工厂,现在才属于自己,不可能一开始就把未来最能吸引人的东西给送出去。

    通过原来在大巴山中的对那些9327的设备进行改造设计,他们已经完全了解了9327厂里面的各种生产能力,现在就在开始着九一重工第一批机床的设计。

    说是设计,其实还不如说是改进,毕竟国内以前能够生产的机床设备的图纸,在9327厂的档案室里面都能够找到原图。再加上这些工程师,在苏联都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云非现在交给他们的,主要就是对一些国内生产的老式通用设备进行一些改进,让各种设计变得更合理,让工人cāo作更容易。

    中国的机床,大多都是传承与苏联的技术,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但是在这个年代并没有太大的改进,所以这些苏联人的设计,只需要考虑到中国技术工人使用设备的习惯就好了。

    电子研究室随着又一批苏联的工程师以及技术员的加入,尤其是随着这批人的到来,还有不少从苏联那些研究室搞出来的研究设备,分析仪器,都进入了蓉城九一重工的技术大楼的电气研究部门。这些新来的工程师以及已经过来了几个月的工程师们,在塔娜莉娅的带领下,一边设计工厂即将生成的机床的电气电路,一边磨合。

    来自苏联的工程师以及技术员们都知道,他们的工作不可能是干这个,要不然根本就用不了三十四号人。他们也知道,这个年轻的中国老板,所分派的真正任务,要等到他们磨合完毕,成为一个真正地优秀团队,才会告诉他们自己这些人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们可不会因为这个中国的老板年轻,就比较好糊弄。

    “各位,大家辛苦一下,今天晚上把这些设备调试完成,一会儿我请大家喝酒……”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天也黑的越来越早了,在工厂规定的六点钟的下班时间,外面的天已经开始慢慢地暗了下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