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湘军三大纪律

羽落凡心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龙腾1856最新章节!

    曾纪泽有意推举李鸿章,曾国藩点点头,道:“李鸿章到建昌已经半个月了吧?是时候见见他了。”

    早在道光二十五年,李鸿章就投奔曾国藩门下,拜他为师。曾国藩见李鸿章的才干本来就很欣赏的,尤其是他过目不忘的记性,深为曾国藩所赏识。在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与郭嵩焘一起中进士,曾国藩将李鸿章、郭嵩焘及同年入翰苑的陈鼐、帅远燡视为丁未年四君子。

    这些天,曾国藩已经派人悄悄地到建昌旅馆查看李鸿章的动向。下人回报说,李鸿章一直在旅馆读书练字,并无回安徽的表示。

    曾纪泽说情后,曾国藩当天就传令叫李鸿章来军营相见。

    李鸿章一进军营,到了大帐,便急趋向前,走到曾国藩身边,行门生叩拜大礼。曾国藩凝然端坐,并不起身。待李鸿章行完礼,才招呼他坐下。六年多不见了,李鸿章在战火中奔波,面色黧黑,腰板却显得比过去在书斋时硬朗多了。

    “少荃,这些年来听说你干了不少大事,官也做大了,现在是道员衔,还是按察使衔?”曾国藩充当过多次乡试主考和会试阅卷大臣,门生甚多,但真正经他指教过的受业生,仅李鸿章一人,见了李鸿章,自然有几分亲切,寒暄道。

    “恩师取笑了!门生虽蒙圣恩赏加按察使衔,但在您面前,永远只是学生。”李鸿章不以冷落为意,仍对曾国藩谦恭有礼,毕竟他是翰林出身,知书达礼这一块,连曾纪泽都自叹不如。

    曾国藩见李鸿章彬彬有礼,心中的不快消失了,三角眼里射出赞许的光芒,仔细询问了李鸿章的近况。

    “这几年,学生在家乡东撞西突,前后追随过吕侍郎、福中丞,均茫然无指归;我冷眼观察过许久,无论福中丞,还是何制台,以及和春、张国梁,都不是戡乱之才,朝廷真正的中流砥柱,实只恩师一人,万望恩师收留,学生愿助恩师一臂之力,平定长毛,这也是家父临终时的遗言。”李鸿章说到这,颇为动情。

    李鸿章提起父亲李文安,曾国藩是个念旧的人,故人一别,竟然永隔,曾国藩也不再绕弯子,对李鸿章说,“竟然如此,我身边暂缺一个办文书的人,先委屈你帮忙掌书记文案,如何?”

    “好!门生正要跟着恩师学习。”李鸿章本来想独立带军,但他将失望藏起,装出一副满心喜悦的样子,对曾国藩说:“家兄曾跟我说过,筠仙有次起草奏折,中有‘屡战屡败’四字。恩师看后,将‘战’‘败’二字互换位置,变为‘屡败屡战’,说位置一换,满篇精神大变。”

    李鸿章此时提起这件往事,曾国藩开心地笑了,说:“眼下我正好有一件重要的事要交给你,你先拟个初稿,明日一早到军营来。”

    “恩师要交代学生何事?”李鸿章赶紧问。

    曾国藩便把要严肃湘军军纪之事跟李鸿章说了,“今后湘军最好要号令严明,爱护百姓,不拿老百姓任何东西,这样才能得民心。不过湘军现在多是山野农夫,言词最好能通俗易懂。”

    李鸿章点点头,说:“恩师说得对,我这就回去准备!”

    临走,李鸿章还从随身布包里拿出一件东西,呈给曾国藩,说:“学生此次远道而来,没带什么贵重礼物,此物还望恩师笑纳!”

    曾国藩一看,是翰林院里珍藏的特制棉纸,他微笑着展开,竟是一幅皖省全图。曾国藩拨亮油灯,仔细查看。图上竟然画着安徽全省大的山川和府县界线,都标有名字。图下边还注明图与实地的比例关系。

    “恩师,听说你准备围攻安庆,我这里还有几幅安徽分府地图,请过目。”李鸿章又从布包里拿出一卷纸,打开第一张,图上方标明“凤阳府”三字。图上密密麻麻地标着山名、水名、县名、镇名,甚至较大的村庄名、神庙名都写上了。

    曾国藩接过地图,急忙打开,右手食指在图上快速地移动,李鸿章送的地图竟然连安徽的八府五州都有。

    曾国藩将其他府州的地图略微翻了翻,都像凤阳、庐州一样,山川城镇,一一标列得清清楚楚。这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地图啊,想不到今天居然由李鸿章送上门来了。看着这几张地图,曾国藩仿佛看到了湘勇的战旗正插在一个个城池上,规复皖省、攻克安庆已有了可靠的保证。曾国藩站起来,紧紧地拉着李鸿章的手,说:“少荃,你这个礼物太好了,我收下!你就在我这好好干!”

    一旁的曾纪泽看李鸿章的接人待物,确实是异常老到,不禁在心里感叹:“这李鸿章不愧是个人精!”

    当天辞别了老师曾国藩,李鸿章还特意请曾纪泽到旅馆吃酒,商量曾国藩布置的作业。

    李鸿章自己在安徽五六年,对团练和乡民的情况极为熟悉,又中过进士,翰林出身,不一会就一挥而就一首《湘军军纪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百姓被贼吃了苦,全靠官兵来作主。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莫派民夫来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馆,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上树,挑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莫进城市占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人有小事莫喧哗,人不躲路莫挤他。无钱莫扯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一人被掳挑担去,一家号哭不安居。娘哭子来眼也肿,妻哭夫来泪也枯。从中地保又讹钱,分派各团并各部。有夫派夫无派钱,牵了骡马又牵猪。鸡飞狗走都吓倒,塘里吓死几条鱼。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邀些地痞作伙计,买些烧酒同喝醉。逢着百姓就要打,遇着店家就发气。可怜百姓打出血,吃了大亏不敢说,生怕老将不自在,还要出钱去赔罪。要得百姓稍安静,先要兵勇听号令。陆军不许乱出营,水军不许岸上行。在家皆是做良民,出来当兵也是人。官兵贼匪本不同,官兵是人贼是禽。官兵不抢贼匪抢,官兵不淫贼匪淫。若是官兵也淫抢,便同贼匪一条心。官兵与贼不分明,到处传出丑名声。百姓听得就心酸,上司听得皱眉尖。上司不肯发粮饷,百姓不肯卖米盐。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我的军士跟我早,多年在外名声好。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军士听教训。军士与民一家亲,千记不可欺负他。”

    李鸿章这首军歌把湘军爱民,行军,号令的三大纪律写得通俗易懂,他请曾纪泽提意见,曾纪泽看了,对李鸿章的才干更加佩服,笑道:“我没有什么意见,不过这歌名,我觉得湘军军纪歌太严肃,不如就叫爱民歌。”

    “好!就叫爱民歌。”李鸿章对曾纪泽说:“老弟还有何高见?”

    “高见说不上,其实长毛里面也有很多可怜之人,比如老人和孩子,未必都是想造反的,抓了不用杀死。还有那些投降太平军的官兵,被贼围捉也情有可原,只要是有心归顺,就不要杀了。还有一些难民,被长毛胁迫,可以放他们回乡。”曾纪泽说,“湘军若能严于律己,宽待俘虏,分化长毛,不出五年,肯定能平了长毛。”

    李鸿章道:“老弟说得有道理,明日我便向恩师谈谈优待长毛俘虏的事。”

    第二天,李鸿章按约定时间去军营见曾国藩,献上《爱民歌》。

    当时,曾国藩正在大营里和湘军大将彭玉麟、鲍超等人商议军事。看了李鸿章的歌词,很满意,稍微改动了几个字,便当场念了出来,并严肃地说:“以后,这就是湘军的三大纪律,谁犯纪律,本帅就让他回老家,不论他是谁,不管他以前立过多大功劳!”

    这爱民歌一出,在座的湘勇将领们面子挂不住了,对李鸿章心生不满,认为李鸿章一个安徽人,败军之将,刚来到湘军就给湘军挑刺,要管湘勇的军纪,最为不满的是彭玉麟,他一下对李鸿章没了好感。

    李鸿章见曾国藩高兴,也没注意其他湘军将领的脸色,顺便按照既定计划,提出湘勇还要优待俘虏的事,他的话还没说完,鲍超就忍不住发火了,站起身指着李鸿章的鼻子说:“放他娘的狗屁!大帅日常教导我们,立志要多杀贼!优待长毛,亏你这白白面书生说得出口!”

    在场的湘军将领觉得鲍超替自己出了一口恶气,哄堂大笑。

    环顾四周,湘军将领多是湖南人,李鸿章的处境有点尴尬,白脸一下子红到脖子上,感到无所适从。他极力争辩几句,又被彭玉麟等人给呛了回去,而曾国藩则面不改色端坐着,并不发表意见。

    听完众多湘军将领的意见,曾国藩才开口问曾纪泽:“优待长毛俘虏,这事你怎么看?”

    李鸿章这时像是落水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曾纪泽,希望他能化解自己的尴尬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