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小镇沦陷

珍壶轩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异墓录最新章节!

    1940年10月的宜兴,如同枝头发了黄的枯叶,被秋风吹得左摇右摆不断战栗。战争的阴影笼罩住了这个江南小城。

    获知宜城和驻扎在张泽桥西北方的敌伪力量将大举进攻张渚、丁蜀、湖?等地,丁蜀镇以及汤渡的几大家族为了自保,围绕家族利益的争斗日趋频繁。

    丁蜀镇的高家大院,平时登门拜访者少之又少,因为,能入得其间的,必须有着显赫地位和极高的权势,平头百姓别说是进入其间,就算在门口站上一会,也会感到山一样的压力。

    今天的高家一反常态变得热闹,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到齐了。

    大厅里,各家族掌舵人表里不一地相互客套。大院外,气氛却有点紧张,数十个隶属于不同家族的爪牙、门徒相互戒备,只等大厅里的主子们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这些身穿青衫怀揣各种武器的人,便会拳脚相向刀棒相见。

    临近中午,本次集会的发起人被几个身穿军装的卫兵前呼后拥地走进了高家大院。他,就是国民党宜兴县第八区区长张寿松。

    张寿松刚走进门,各家族掌门就起身迎接,掌声密集而长久。这样的场景,让处在高压状态下的张寿松心里好受了些。

    他来到大厅中央,毕恭毕敬向到场的各位老大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开了口:“各位长辈,大家能应小弟之邀聚集于此共商大事,张某感激不尽。由于战事紧迫,感激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今天,邀各位老大前来,主要是有要事相商。”

    尽管在场的人都知道,张寿松接下来要讲的话,会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出于礼数,众人还是在张寿松说完开场白后纷纷表示,有事尽管吩咐。

    果然,张寿松接下来说的话,让平素里趾高气昂的老大们如霜打的茄子,一个个都蔫了。因为,他们从张区长口中获知一个坏消息,那就是,日本人再也不满足占据宜城、张泽桥西北等区域,准备以其兵力优势,大举进攻张渚、丁蜀、湖?等地。面对严峻的局势,国民政府丁蜀区政机构为了减免伤亡,决定暂时退避到双桥和西望圩一带。

    “这不成了不抵抗了吗?难道,咱们的部队就这样将镇子拱手让给日本人?”首先提出质疑的是周家公子周坤生。

    张寿松面带愧疚,对周坤生说:“周公子,张某也是无奈,上峰的命令不得不执行。你也知道,军人服从军令是天职。还望周公子谅解。”

    “但放弃抵抗让百姓受日本人欺压,也是军人的天职吗?”周坤生愤愤道。

    这句话一针见血,引起了众人的议论,顿时,大厅里人声鼎沸,有指责国民政府不顾百姓安危的;有商议怎样自保的;还有考虑是否该离开镇子去湖?山区避难的。一时之间,乱成了一锅粥。

    “诸位,稍安勿躁。”一个声音响起,众人立刻安静下来。说话的,是高家大院掌管者高继祖,“大家且听我说几句。张区长今天邀大家来,也是出于好意。一来,他带来的消息无疑是提醒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再则,张区长选择退避去乡下也属无奈,违抗军令那是要杀头的。所以,还请诸位体谅张区长的苦衷。现在,要紧的是,日本人要来了,咱们,该怎么办?”

    话说得尽管理由牵强,但高继祖还是帮张寿松解了围,不至于众人围绕“不抵抗”政策继续无谓的争论。

    张寿松感激地朝高继祖点了点头,又朝众人拱手道:“其实,政府并没有放弃大家,我们有个长远的计划。”说着,指着一个穿着便装三十来岁的男人说,“这位是史耀民兄弟,大家应该不陌生吧?”

    被称作史耀民的男人见张寿松提到他,忙起身抱拳向众人施礼。

    张寿松说:“现在,我代表宜兴县国民政府,委任史耀民为宜兴县常备第二中队队长,直接受张渚政权调遣。耀民兄弟,恭喜了。”

    史耀民是一个混迹于黑白两道的人物,尽管没有显赫的身份,但认得他的人不少。此人事先已经获知将被委任的消息,但现在从张寿松口中说出来,还是令他面上生光心中得意。

    “多谢张区长提携。”史耀明朝张寿松鞠躬致谢。

    在场的各位大佬不管以前瞧得起还是瞧不起史耀民,为了往后的生计考虑,只能向此人道贺。

    简单的委任仪式结束后,张寿松对众人说:“往后一段时间里,史队长将留在镇上协助诸位长辈跟日本人周旋。对了,史队长往后在镇上的一切行动都代表了国民政府,还希望各位长辈通力协助。”又叮嘱,“切记,你们都是镇上的大户人家,日本人不会贸然与你们作对,有些场合,不要凭一时之气鲁莽行事,该委曲求全的时候千万别硬来。要知道,日本人乃虎狼之心,与其硬碰硬激怒他们,不如以曲线救国大业为重,稳住他们。”说着,语气一变,说,“镇上乡亲们的活计,就靠各位老大照应了。张某在此谢过。”说完,他的眼眶已经微微发红。

    张区长这番话说得似乎合理,也挺感人,但是,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他代表的国民政府是在推卸责任,将原本应该是政府担当的保家卫国重任,推给了地方各大家族。

    在张寿松情绪激昂说完这些话的当天下午,国民政府丁蜀区政机构便迁至了相对安全的双桥、西望圩一带。

    不久,丁蜀镇、汤渡相继沦陷,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镇上百姓都在水深火热之中求生存;而那个被张寿松委任为宜兴县常备第二中队队长的史耀民,则打着“曲线救国”的幌子公然投敌。

    1942年春,在宜兴已经小有名气的史耀民,带着双桥人范纯,蠡墅人邵坤大,以及青帮的老大仇雷,来到了宜城伪政权办公地,拜访伪县长杨彦斌。

    看门的守卫看清楚递过来的帖子,上面写着史耀民的名字。守卫知道这人,尽管此人不像杨彦斌那样位高权重,但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所以,不敢怠慢,立刻通报。

    片刻之后,伪县长杨彦斌在办公室接见了四人。

    进门,客套一番之后,几人落座。

    杨彦斌用带着无锡口音的国语开门见山问史耀民的来意。

    史耀民尽管为人精明,但办事倒也喜欢直来直去,他毫不避讳地说出此行的目的。他说:“在下是前来投靠杨县长的,还望您不嫌弃收下我们几个,我们定当效犬马之劳。”

    杨彦斌脸上的表情有点古怪,似笑非笑地说:“呵呵,投靠我可是要冒风险的哦。你就不怕百姓对你另眼相看。”言下之意,史耀明投靠了他,等于走了变节的路,背负“卖国”的骂名那是肯定的。

    史耀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心里有他的小九九。

    他想,目前,他有国民政府委任的头衔,就算真的投敌变节了,往后追究下来,也可以用“曲线救国”的名义来开脱罪责。何况,现在只是来拜山头,还没走到变节这一步。

    他站直了身子,对杨彦斌说:“大丈夫能屈能伸,识时务者为俊杰。眼下,老蒋的部队都跑得没影了,指着谁来救国?老百姓自己吗?简直是螳臂挡车。所以,史某认为,与其憋屈地活着,倒不如为杨爷效劳,谋个一官半职。杨爷,我们奔着您来的,至于旁的,我没考虑这么多。”

    这番话说得杨彦斌满心欢喜,他拍了拍史耀明的肩膀,说了声,好。随即,喊来手下设了香案,以茶代酒,跟史耀明他们拜了把子。临别,史耀民还送了件古董瓷器给杨彦斌,说是孝敬他老人家的。这件古董瓷器,正是仇雷从莲子山玉女潭古墓里摸出来的。

    其实,杨彦斌愿意与史耀民拜把子,有他的目,他知道史耀民手里有部分枪支和人马,并且,在丁蜀地面上又说得着话,如果,能利用史耀民的人际关系,为在丁蜀镇建立汪氏政权打开方便之门,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精明的杨彦斌不仅与史耀民拜了把子,做了对方的“老头子”,还委任史耀明为宜兴县第八区自卫团团长。

    是年四月,史耀民与人称“二和尚”的周文斌周团副,以及范纯、邵坤大等十八人十八杆抢,进驻设立在蜀山南街潘宅里的伪第八区自卫团团部。

    回过来说说仇雷,自从他伙同殷侉子从玉女潭古墓摸出东西后,生怕“乌老鸦(旧时老百姓对警察的称呼)”查出是他干的,会遭了牢狱之灾,他就将那些冥器藏了整整七年。后来,他找了个南方来的买主变卖了其中几件。

    别看仇雷长得一副粗俗之相,可他心思倒也缜密,他寻思:老是做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行当,总不是长久之事,因为,那种行当积怨太多,丢命的机会也多。如今,手里有了钱,应该能干些出人头地的“正经”生意。但到底要干什么,才不费力气又能挣到钱呢?

    苦思冥想的仇雷在某天闲来无事时,去陶器买卖相对集中的蜀山南街闲逛,逛了一会,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哎,我怎么就没想到这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