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邪神纪元最新章节!
苏联南极沃斯托克站在1970年曾经捕获到一个非常特殊的生物样本。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消息一直没有被公布出来,仅限于科考站内的相关专家知道,而且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决定保密,绝对不向外界透露相关消息。
这个样本被封存在沃斯托克的内部密封储藏室里,因为样本被挖掘出来之后开始散发出一股异常的,类似汽油挥发一样的难闻味道。于是不得不把这个样本密封包裹起来,然后收藏进储藏室。样本是在1976年的一次靠近极点的探索行动中,在钻探的过程中被发现的。样本被埋藏于一个类似五角星形的岩石冢内,这个石冢看起来可以储存五个类似的样本,但是只发现了一个。
在五角星形的石冢上面覆盖了大量的化石碎片,年代非常久远,几乎可以追溯到泥盆纪时期。
酷匠LM网`E正版首发0☆
样本全长有八英尺。带有五条脊状物的桶形躯干长六英尺,形体类似纺锤体,中央最粗处直径有三英尺半,两端直径一英尺。外皮呈现暗灰色、质地柔软但非常坚韧。研究人员把包裹住躯体的翼膜展开,翼膜达到七英尺,和躯干的颜色一样。翼骨架呈管状或一端粗大的腺体状,浅灰色,尖端有小孔。
展开的翼膜的边缘呈锯齿状。在围绕躯干中央纬线,在每条尖端呈直角的脊状物中央有一组分叉的、浅灰色柔软肢干或触手。发现时它们都紧紧地贴在躯干上,但展开后最长可达到三英尺长。像是原始的海百合触手,或者类似棘皮动物。
单个的茎杆直径三英寸,在延伸六英尺后分叉成五条更小的茎杆,而后继续延伸八英尺,再分裂成五条尖端渐渐收缩的细小触手或卷须——像是这样,最初的一条茎杆共分裂成二十五条触手。样本的躯干顶端,有一个鼓胀的浅灰色颈部,似乎生有类似腮状的器官。颈部以上则是五角星形的头部,呈现出淡黄色,类似海星状,覆盖有三英寸长的坚韧纤毛。
纤毛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这个头部厚实而肥大,从一端到另一端大约两英尺。顶部的中央有裂口,似乎是呼吸用的孔道。在五角星的每个顶端均向外延伸出三英寸长的弹性软管,也是淡黄色的。每条管道的末端都有球形的隆起。
在这里淡黄色的薄膜向后翻卷包裹在柄上,露出红色、带虹彩的晶状球体,显然这是一只眼睛。另外,有五条稍长的淡红色软管从五角星形头部的内角中伸出来,并在终端形成同样颜色的囊状肿胀物。囊状物在受压会打开直径最大可达两英寸的钟形的孔道。孔道里排列着尖锐、白色的齿状附生物研究人员判断有可能是张嘴。
所有这些软管、纤毛以及海星状头部的角在发现时都紧紧地贴伏着;软管和五角星形的角都粘在球状的脖颈和躯干上。令人惊异的是样本所具有的虽然柔软和有弹性但却极其坚韧特性,解剖用手术刀根本无法对样本的表皮组织起到效果,研究人员无法对其进行研究,所以只能先进行外部研究。
有趣的是虽然样本本身具有极强的坚韧性,但是在发掘样本的时候,样本的上端脖颈部分是分离的,在研究人员将样本带回营地进行研究之后才判断出其中的关联。无法想象,这样坚韧的组织居然是被以一种强力的拉扯的方式撕裂开来的。分离的伤口处非常的破烂,这说明撕扯时不仅力量巨大,而且非常的粗野。
由于极地冰冻的原因,伤口很快就被冻结凝固,所以创口可以很好的吻合起来。
样本在躯干底端的肢体与顶端头部有着相同的排列方式,但要更粗糙,而且有着不同的功能,勉强可以把这半段为下肢。躯干下端直接相连的是球根状的伪颈,结构类似于上端的脖颈但没有腮状的器官。
再下面是淡绿色的五角星形肢体,肌肉发达且非常坚韧。五条肢体长四英尺,在尖端变得尖细。肢体根部直径七英寸,尖端直径两英寸半。肢体的尖端生长着淡绿色的三角形膜状物。每张膜上有五条类似经脉状的东西,长度达到八英寸、底端宽六英寸。这可能是脚蹼、鳍或伪足,因为还不能判断这是什么生物。
从海星状排列的肢体那五角形的五个内角中均延伸出两英尺长的淡红色软管,一样也是渐渐变细的,根部直径三英寸,尖端一英寸。尖端都有小孔。所有的部分都是皮质的,非常坚韧且极具弹性。四英尺长、带有脚蹼的肢体无疑是依靠某种方式来进行运动的,可以看出其具有非常强壮的力量。
在发现样本时,所有的肢体都紧紧地贴在伪颈和躯干的底端,和上端的情况一样。
科考站存留了非常详细的关于样本的描述,但是却没有公开发表给任何政府单位或者是学术组织。研究过的专家于第二年就离开了营地,而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营地内的人员除了少数几名专家以外,也没有太多人知道详细信息。
波尔卡乔夫是少数参与了当时样本的发掘工作并且一直留在营地的人员。最近考虑到由于资源问题,还有支持项目的资金问题,“东方站”即将关闭一段时间。南极极点处气候异常恶劣,“东方站”所在的位置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常年温度都在零下七十度左右,而又记录的最高气温也不过是零下十二度。
从今年的十一月底开始,南极极点的气候就出现了明显的异常,经常可以观测到风暴形成,而气象学家对此却没有什么头绪,他们找不到气候成型的规律。看起来好象是随机性的形成了这样的风暴。由于这样连续的,无规律的暴风侵袭,加上原本就极端恶劣的环境,使得“东方站”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办法得到补给了,在计算了还剩余的囤积物资之后,研究人员决定近期内关闭“东方站”乘着风暴的间隙把人员撤离出去。
波尔卡乔夫坐在屋子里,他戴着手套翻阅着文件记录。即使在室内,暖气有充足的供应,但是依然让人感到异常寒冷。在这里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因为极端环境导致身体奔溃。波尔卡乔夫翻阅的是关于“东方站”记录的历次苏联探险队在极点附近的探险活动。其中有一部分的记录非常的有趣,“东方站”建立与1957年,而在建成后的第二年,就出了一次事故,一支由六人组成的科考探险队失踪于极点附近。
之后多次前往搜索,却都没有发现这支失踪的探险队。二这支失踪的探险队所遗留的探险记录却被发现了。上面提到探险队从“东方站”出发之后在前往极点的探索途中,他们发现了一片从来没有观测到过的南极地形。据说在极点附近有一个海拔极高的高原,而那探险队之后曾经尝试登上那片高原。
在登上去之后他们的发现更加令人惊奇,在那片未知的南极高原之上,耸立着一片山脉,山脉高度超过了珠穆朗玛峰。探险队最后的就记录提到他们尝试进入那片山脉进行探索,之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奇怪的是在那探险队之后,苏联又组建了数次靠近极点的探索活动,并没有发现那支探险队提到的关于那片神秘的南极高原,还有那些高过珠穆朗玛峰的山脉。
而一直到波尔卡乔夫参与的那次探索活动中,他们的探险队在靠近极点的区域进行钻探工作,发现了那个奇怪的样本。
而他们的探险队也观测到了那片南极高原,但是由于原计划准备的设备和资源并不足够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他们只能把那个样本带了回去。波尔卡乔夫还保存着当时他们拍摄的关于那些山峰的照片。由于距离可能太远了,再加上当时的气候原因,照片拍的不是很清楚,只有勉强可以分辨出来的一个大概轮廓。
外面又刮起了罕见的大风,从声音判断异常的猛烈,即使是最牢固的窗框也被风的压力弄得“吱吱”作响。“东方站”的所有人员都躲进了室内,而没有人注意到,就在附近的一片天空,一个黑色的,带着六只膜翼的,纺锤体身躯的东西在狂风中盘旋,然后直直的朝着远处飞去。在云层之上看过去,就可以看到,从远处稀薄寒冷的空气中慢慢显现出来的巨型山脉。
山脉的顶峰已经远远的在云层之上了,所以那里压根没有积雪。没有积雪的部分,显现出这些山峰的外形,由无数巨大的黑色立方体岩石堆积而成的形状。而在那个飞过“长城站”营地并且绕过“东方站”的黑色不明物直接飞上了那片山脉的顶峰。在高度一万米以上的天空中,一个细细的悠扬的,但是怪异至极“笛声”来回的飘荡,萦绕在山峰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