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

面人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乱明天下一根钉最新章节!

    在锦州,祖大寿麾下的一万铁骑和两万步军也倾巢而出,加入了复仇的大军之中。

    在海州卫,何可刚也已聚集了一万铁骑和两万步军。

    至此,袁崇焕率领着五万铁骑和四万步军几乎辽西全部的军力向沈阳进发。

    一路上,大军畅通无阻。

    一知道袁崇焕尽起辽西大军来攻,全权负责所有事务的大贝勒代善就知道坏了,他即刻命令所有军力都收缩到辽阳和沈阳这两座城高墙厚的大城之中。

    当把辽阳重重围困起来之后,北京的信使到了,说是五十门重炮随后就将运到。

    重炮还没有到,归化大胜的消息先到了。众人在兴奋之余,又都急了起来,他们一定要在陈海平的军队到来之前攻下沈阳城。

    猛攻,猛攻辽阳,但辽阳城高墙厚,不是那么好攻的。

    猛攻辽阳三天之后,北京的重炮到了。

    一看到这些重炮,包括袁崇焕在内,所有人都傻了。

    本来,不少将士心里还有些担心,担心陈海平使坏,万一陈海平把皇太极的大军放回来,那他们可就惨了。

    虽然袁崇焕丝毫不为所动,但这种担心很多将官心里都有。不过,看到这些重炮,所有的怀疑顷刻间都烟消云散。

    这才叫重炮,这炮管比他们威力最大的红衣大炮足足长了一倍不止。而且,人家这重炮还有轱辘,能自己走,八匹大马一拉,走的飞快。

    来了就要用,休息一晚,第二天,北京方面来的人就把五十门重炮全都拉了上去。

    稳固炮基、校正炮位……瞧人家,那才叫专业。

    这东西能有多大威力?所有人都眼睁睁地看着。

    当轰击开始,城上城下的人全都傻了,这还是炮吗?

    这是传说中的开花炮,炮管里射出去的不是大铁蛋,而是炸弹,能炸开的铁疙瘩。

    清醒过来后,城上的人惊骇欲绝,城下的人欣喜欲狂。

    三天,五十门重炮连着轰击三天,终于把西城墙轰塌,露出了一段三十几丈的大口子。

    铁骑潮涌而入,展开了疯狂的杀戮。

    辽阳攻下,袁崇焕一刻未停,随即挥师继续北上,又把沈阳城团团围住。

    沈阳不比辽阳,在皇太极这么多年的经营之下,早已如铜墙铁壁一般,那城是真高,墙是真厚。

    攻沈阳,五十门重炮更是主力中的主力,依旧和攻辽阳一样,猛攻西城的一段数十丈长的城墙。

    沈阳也有炮,甚至还有上百门红衣大炮,但基本没什么用,因为这五十门重炮不是被放在平地上,而是隐藏在纵横交错的坑道内。

    十五天后,城墙终于被轰塌,但这一次,袁崇焕却没有立刻进兵,而是在这个时候,继续用重炮杀伤守城的士兵。

    沈阳城里还有四万多八旗精锐,如果立刻就攻进去,那在这些人的拼死抵抗之下,伤亡一定会极其惨重,但现在既然有了这些重炮,那不用白不用。

    这个时候,袁崇焕已知道皇太极全军覆没的消息,而且陈海平屯兵在巨流河,不再向沈阳进发。

    袁崇焕明白陈海平的意思,这既是为了让他和很多辽西将士报仇雪恨,更是把巨大的利益全部留给了辽西将士。

    围城一个半月后,代善想要投降,袁崇焕不允;最后,城破,女真人几乎被屠戮一空。

    除了国家府库未动,女真人的财产以及不少汉人的财产都被抢掠一空。

    破城十日之后,陈海平率军到了沈阳。

    对陈海平以及陈海平麾下的军队,每一个辽西将士的心头都再无丝毫疑虑和嫌隙。

    这一是因为人家太够意思,二一个也是被震慑了,被那五十门重炮震慑了,知道他们想要占据整个辽东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即便袁崇焕决定归顺北京,那些有野心的人也都把野心重新换了地方。

    “谢谢!”

    当两双大手握在一起,袁崇焕轻轻说出了这两个字。

    陈海平什么也没说,他只是又紧紧地握了握袁崇焕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领政大人,我们里面谈。”

    “袁大人,请。”

    接风宴后,歇息一日,第二天,袁崇焕亲自来请陈海平。

    到了临时帅府,祖大寿、何克刚等袁崇焕麾下文武众臣一十七人俱都在帅府门外迎候。

    到了大厅,袁崇焕和陈海平分宾主落座,祖大寿等十七位文武众臣也都在两厢陪坐。

    陈海平心中微微有些诧异。

    献茶已毕,袁崇焕道:“领政大人,我毕生的心愿已了,想就此退归林下,只是他们还望领政大人能妥善安置。”

    陈海平心中恍然,不如此,袁崇焕想要说服这些人是不会这么容易的,看来袁崇焕真的是下决心了。

    摇了摇头,陈海平道:“袁大人,您还不能走。”

    微微一愣,袁崇焕问道:“领政大人,您这是何意?”

    忽然,陈海平愉快地笑了,道:“袁大人,要走我们也得一起走。”

    这一次,袁崇焕是真的愣住了。

    稍停片刻,陈海平的神色凝重起来,他郑重地道:“袁大人,您的心愿了了,我的心愿也快了了,只待天下一统,我也要和您一样,退归林下。”

    看着陈海平,半晌,袁崇焕问道:“领政大人,当真?”

    点了点头,陈海平道:“当真!”

    陈海平完全没有必要说这种谎话,袁崇焕默然不语,两厢的文臣武将也都傻到那儿了。

    良久,袁崇焕站起身来,面对众人,问道:“你们还有何话说?”

    众人躬身,祖大寿带头道:“我等唯两位大人之命是从。”

    -----

    漠西十万蒙古铁骑被全歼!

    皇太极三十万大军被全歼!皇太极死!

    沈阳被攻克,女真几被灭族!

    袁崇焕投入陈海平麾下!

    漠北喀尔喀蒙古归顺!

    漠西卫特拉联盟被征服!

    这一枚枚炸弹连着个地被扔进了南京城,但尽管如此,依旧没有动摇刘宗周等人的意志。

    -----

    因为征讨漠西卫特拉蒙古,黄河两岸,一八六一年的冬天过的很平静。

    转过年,一八六二年,陈海平又开始派出使者与南明谈判,但依然没有结果。

    十一月十九日,黄河的冰面上,如巨蟒般的铁路再一次架起。

    此时,开封和洛阳这两座千古名城都是四门大开,迎接北方的大军入城。由是,事关天下的中原腹地被陈海平唾手而得。

    与此同时,数路大军分别由山西、宁夏、西宁等地入陕西。于是,整个陕西被数十万大军围了个风雨不透。

    十二月二十五日,王嘉胤、高迎祥等农民军领袖于西安府归降。至此,长江以北,尽归一统。

    随着黄河以北顺利统一,一八六三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移民开始了。

    这次移民之所以说从未有过,是因为以前的移民都是单向的,是从人多的地方向人少的地方流动,但这一次则是双向的。

    河南是中原腹地,地广人稠,人口高大三千万之众。这一次移民,将近八百万的河南百姓被移民到了朝鲜半岛和辽东边陲腹地。

    与此同时,所有的朝鲜人全部打散,被移民到了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地。

    要是搁在以往,这样大规模的移民必定是极其悲惨的,比如朱元璋定鼎之后的大移民,但这次不一样。

    安土重迁是中国人的传统,但那也分什么情况,朝鲜人就不说了,移民的河南百姓绝大多数即便不愿意,抵触的情绪也是极小极小的。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政府许诺的条件太好了。

    凡是移民的百姓,分的地是不移民的三倍;而且,五年之内不用上缴一分钱的税赋;还有,不论大人孩子,每个人发放两千龙凤币的安家费。

    两千龙凤币能卖六石多大米,很多人的那个破家也不值两千龙凤币啊!

    何况,还有那个火车,嗖嗖就到了。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何况还有无尽的土地和数不清的物资。所以,移民的规模虽然庞大又复杂,但进展一直都很顺利。

    至此,朝鲜半岛的问题被彻底解决。

    -----

    就在陈海平大搞移民和土地改革的这一年,南京却陷入了极其严重的对立之中。

    一开始,对立的双方主要是河南、陕西籍的官员与刘宗周、文震孟这些主战派。

    河南和陕西籍的官员把刘宗周等人那真是恨到切齿,如果不是刘宗周这些人,他们又怎会失去他们的土地和家园?

    北方开出来的条件很清楚,保障所有人的既有土地和财产是最起码的,但就因为这些蠢货……

    后来,这些河南、陕西籍的官员也看明白了,反正什么也没有了,要死大家一起死,所以他们也主战,而且后来居上,他们成了比刘宗周、文震孟等人还坚决的主战派。

    这一来,江南许许多多的士绅地主越来越坐不住了。于是,真正严重的分裂和对立就开始了。

    很显然,上下一心的江南都不是北方的对手,又何况是如此对立的江南了。

    把局势看明白的人越来越多。

    懿安皇后是放弃了,要不绝不会放任不管,而放弃之后的懿安皇后心灰意懒,对这些江南士绅的死活也就根本不放在心上了。

    很显然,南北双方和解的主要矛盾不是在皇室,而是在江南士绅的利益上。只要皇室放弃皇权,那对皇室的任何照顾都是小事一桩。

    把局势看明白的人越多,对刘宗周这些主战派的压力就越大。终于,一八六四年三月初七,爆发了愤怒的江南士子把阎尔梅生生打死的事件。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对立由文斗开始向武斗的方向转化。

    -----

    金殿之上,气氛阴森而诡谲。

    今天,所有人都在。

    懿安皇后今天升殿议事,是因为北方发出了明确的威胁:如果再不能进入实质性的谈判,他们将于明年元月十五日封锁外洋,击毁所有进出的船只。

    水军大帅、镇海大将军郑芝龙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面对众人的质询,没有丝毫含糊,郑芝龙承认北方完全有这种能力,因为北方的船炮是他们的船炮根本无法比的。

    事实胜于雄辩,人人都知道北方是如何攻克辽阳和沈阳的,所以也就可想而知,郑芝龙说的是实话。

    在陆地上,火炮再厉害也还可以想其他的办法,但在海洋上,面对威力比自己的大,射程比自己远的火炮,那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弥补的。

    没有人说话,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刘宗周、文震孟等人的身上。

    刘宗周本来看上去就很苍老,这一刻,刘宗周又好象是老了二十年。

    这些日子,刘宗周身上承受的压力一天比一天更重。

    这些压力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内心。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刘宗周毕生信奉的坚持,但是,陈海平对他的挑战亘古未有。

    陈海平给他的挑战不仅仅是力量方面的,更有道德方面的,而后者才是最致命的。

    死,刘宗周从来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怎么死,但陈海平现在就已经击败了刘宗周。

    仿佛只是一具行尸走肉,刘宗周木然地走出班列,跪倒在地,又木然地道:“请皇后允准老臣致仕还乡。”

    看着刘宗周,默然半晌,懿安皇后道:“老大人,你错了。”

    刘宗周木然地问道:“皇后,不知老臣********?”

    懿安皇后道:“老大人,和谈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我们斗不过北方,哀家以为绝对是非战之罪。而且,即便和谈是大势所趋,但如果没有玉碎之心,那我们自己还有什么?”

    懿安皇后这话说完,刘宗周的目光里多了一丝生气,很多人眼里也多了一丝豁然,原来懿安皇后还有这样一层意思。

    懿安皇后继续道:“刘大人,哀家之所以愿意和谈,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对手是陈海平。”

    包括刘宗周,众人都有些不解。

    懿安皇后道:“陈海平要做圣人,所以在谈判上,我们可以足够的强硬,但我们能强硬到何种地步,还需要多多仰赖老大人您这样的人。”

    一句话,刘宗周的心由死转生。

    看着刘宗周眼里越来越强烈的光彩,懿安皇后蓦地站起身来,走到丹墀边上,停住身躯,炯炯的目光扫视着众人,昂然道:“诸位大人,哀家今天就把话撩这儿,江南的官由江南人做,这是和谈的底线,如果北方不答应,那哀家定要死战到底!”

    这可能吗?很多人的心都是一样的,既兴奋,又忐忑。如果江南的官由江南人做,那还有什么可争的,但要是不成,真要开战,那可怎么办呢?

    刘宗周忘了刚才说的话,激动地请命道:“皇后,请允准老臣赴北京谈判!”

    点了点头,懿安皇后照准。

    -----

    懿安皇后确实厉害!

    放下《大明日报》,陈海平轻轻叹了口气。

    原本,这两年的消极态度使得很多江南士绅对懿安皇后非常失望,但仅仅这一表态就一举扭转了形势,使得懿安皇后在江南的威望不减反增,又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江南的官由江南人做,这就是典型的民粹。懿安皇后要是生在后世,那搞选举一定是专家中的专家。

    傍晚,陈海平设宴,宴请袁崇焕、布木布泰、徐光启、成基命、鹿继善、陈奇瑜、陈启立、祖大寿。

    自陈海平和袁崇焕双方合一之后,袁崇焕是军务院第一副总理,布木布泰是政务院副总理,祖大寿是军务院第三副总理,三人都是国事局的成员。

    此外,关宁一系的文官武将都得到了远远超过期望的安排。

    对这样的安排,陈海平麾下的中低层部属极不满意,但他们不满意也没有办法。

    陈海平早先在人事上的安排使得这些人的力量聚集不起来,而且,对关宁一系的安排不仅给了袁崇焕交代,收取了关宁将士的心,更进一步加强了对自己嫡系部属的制约。

    得益于陈海平在人事上的安排,重用徐光启、成基命、鹿继善、陈奇瑜等明朝重臣,袁崇焕、布木布泰和祖大寿等人虽然加入进来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但都已经彻底地融入了这个团体。

    其中,尤其是布木布泰,满意的那是没边了。

    以前在辽西,布木布泰虽然也是说一不二,但实际上并没有名分,那只是因为她是袁崇焕的夫人。

    可现在不同了,现在她不折不扣是堂堂的政务院副总理,握有实际的权力。

    天下一统在即,在这样激动人心的大时代,她一个女人,而且还是一个外族的年轻女子,竟然在堂堂****身居高位,仅在三五人之下,这是何等的荣耀!

    对自己夫人的安排,说实话,袁崇焕心里是不愿意的,但用不着陈海平说,袁崇焕也明白,布木布泰做这个政务院副总理对整个蒙古的影响将有多大。

    再者,袁崇焕是真宠爱布木布泰,对布木布泰的才华也是钦佩之极,所以,当陈海平提出这个建议时,袁崇焕也就顺手推舟,并没有反对。

    今晚,既是宴请,也是国事局的全体成员开会。

    席间,陈海平道:“江南人做江南人的官儿,本来这也没什么,但这样一来,就必定会造成各地群起效尤,而这样的局面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如此一来,这会不会造成各地百姓相互疏离,从而埋下国家分裂的隐患?”

    不管本心如何,实际上,在座的都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并不需要再从战争中获得什么,所以对南北和解,从而实现天下统一都是极为赞成的。

    众人都看过了懿安皇后的声明,成基命道:“领政大人,天下大势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世家大族割据一方的情形绝不会出现。而且,只要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权责,本地的人做本地的官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这些陈海平何尝不知道,但他却没有成基命那么乐观。中国的文化有许多优势,但也有许多缺点。在现在的土壤下,不管制度如何完善,若是应允本地人做本地的官儿,那各地被世家大族把持就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儿。

    虽然这种把持大大不同于以前的藩镇割据,但长久发展下去,最后变成什么样,那也是谁都说不准的事儿。

    最后,九人商议了许久,议定由鹿继善和陈奇瑜两人负责与南方的谈判。

    -----

    八月十九日,南明的代表团抵达北京。

    代表团的规模庞大极了,超过了千人之众。当然,这一千多人不可能都是代表团的正式成员。

    这次赴北京谈判,懿安皇后予以了代表团全权,所以,江南每个大家族以及每个势力都派了人来。

    这个代表团,实际上代表着江南所有上层的利益。

    代表团抵京之后,就接连着被震撼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接风宴上,陈海平发出了一个大哉问:江南人失去经略中原的雄心了吗?

    国家一统,不管以什么方式取士,读书都是核心中的核心。江南文风鼎盛,在科举时代,江南数省便占据了大半的江山。如果这次坚持江南人做江南的官儿,那就无异于断送了江南人的优势。

    陈海平的一句话切中了江南士人的要害。

    接风宴之后,代表团立刻分裂,在迎宾馆内吵翻了天。

    第二次,是因为看到了第二天的《中国日报》。

    陈海平在《中国日报》上了发表了一份声明,在这份声明中,陈海平宣称,他已经为国家尽了力,所以在天下一统之后,他就要退归林下,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没有人怀疑陈海平的声明,因为完全没这个必要。

    刘宗周等人受到了何等的震撼,这可想而知。

    第三次,是在鹿继善给他们看了有关今后政府构成的草案之后。

    新政府成立之后,皇权彻底虚化,所有权力尽归内阁。

    内阁由一位总理和六位副总理组成,他们七人组成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国家的大政方针由他们七人商议而定。

    内阁之下分设各部,其中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兵部被拆分成平等的两部:陆军部和海军部。

    给刘宗周等人震撼的不是这个,而是内阁的产生,以及相关的规定。

    草案中建议,内阁五年为一届,任何人进入内阁不得超过两届,而这也就意味着,即便你有通天的本领,掌握最高权力的时间最多也就是十年。

    仅仅这一条就了不得!

    对代表团的绝大多数人而言,对此是极为赞成、衷心拥护的,因为最高权力越弱,他们的势力也就越大。

    再有,内阁总理和六位副总理不是谁任命的,而是选出来的。对此,代表团的绝大多数成员更是衷心拥护,一百二十万个赞成。

    选举在法政院进行。

    法政院是国家的立法机构,法政院的院长由内阁的一位副总理担任。

    法政院有常设院务三百人,他们分属士农工商四个界别,每个界别各占百分之二十五。

    选举时,各个地方法政院的院务齐聚北京法政院,由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内阁成员。

    最后,是对内阁参选人资格的刚性规定。

    国家走入正轨之后,参选内阁总理的人必须具备如下资历:副镇长(最短一年)、镇长(最短三年)、副县长(最短两年)、县长(最短四年)、副市长(最短三年)、市长(最短五年)、副省长(最短四年)、省长(最短六年)、以及在中央部会的任职经历。

    参选副总理的人也都要在各自的领域内具备相应的资历。

    对最后这一条,代表团的成员很多都很不适应,因为他们习惯的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荣耀。

    不过,这是小瑕疵,不算什么。

    经过这三次震撼之后,代表团很快取得了共识,一致决定:要给江南各省三十年的适应期,然后再全国一盘棋。

    最后,经过讨价还价,适应期变为了十五年。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其他的,比如土地、工会什么的,北方一律开绿灯,大都满足了南方的要求。

    两个月后,谈判结束。

    一六六五年七月十八日,皇室还京,重又入住紫禁城。

    -----

    北京城真是太美,也太繁华了。

    对很多人而言,北京城不是家乡,却胜似家乡。而且,正因为北京城的美丽和繁华,吸引了大批最卓越的人物都留在了北京。所以,几乎人人都消尖了脑袋,想要在这北京城能有一块立脚之地。

    对南明的重臣,国家自然要有优待。在这些优待中,人人最看重的是希望能在北京城外有所庄园。

    在这些人里,就连孙承宗和秦良玉都不例外,两人都希望能在北京终老。

    秦园,是秦良玉的家,在京城西郊,占地三百亩。这一日,秦园热闹极了,京城的达官显贵、士绅名流云集于此。

    今日,是秦良玉的七十大寿。

    人生七十古来稀,但秦良玉除了一头白发,容颜依旧可以用娇艳来形容。

    陈海平到了,秦良玉亲自出迎。

    陈海平的贺礼是一块被红布盖着的匾额,匾额在中堂悬起,当陈海平亲自把红布揭去,秦良玉开心地笑了。

    匾额上刻的是一首诗:

    执掌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花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

    全书完

    终于写完了,真不容易,万分感谢陪着面人儿走过来的朋友。

    新书最晚一个月后上传,希望能给朋友们一个惊喜。

    新书是未来幻想类的,内容简介:

    数千年的寻找,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终于被发现。于是,自然而然地,席卷所有人的战争爆发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