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时代

碧天如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碧天如水文集最新章节!

    那天,有位同学问我,是化妆品用兰寇,衣服穿爱丽,香水用夏奈儿,皮包用范思哲,钢笔用勃朗峰,手表用雷达,戴日抛型眼睛,每周固定时间去学俞珈和做健美操,每个月都要去登山,一年两次徒步旅行,关注所有的流行文化和心潮书籍,外加在黄金地段的高级写字楼里有一张宽大而凌乱的办公桌,在downtown有一间复式公寓,还需要定期换男朋友,就可以称的上小资吗。

    她问完后,用那双二十岁的,还极其天真的眼睛望着我,让我对她这些令人发笑的问题无法笑着回答。我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她的言论给我的震撼。我想起红楼梦中关于秦可卿的卧房的一段描写,和她的言论多少有点共同之处。但是,更多的不同——我实在是不愿意用这样的字眼——秦可卿充其量就是个附庸风雅,而到了她身上,则是一种无知的恶俗。一个大二的女生,讲出这样的话,让我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在这个时代“小资“的意义早已较之半个多世纪前,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同样在这个时代,我们早已无法寻找贵族,真正的贵族。历史的风烟湮灭了一种阶级,或有意无意的又创造了另一种阶层,并且随着流行文化和社会传媒的潮流化倾向,使得人们在行为模式及思想观念上愈加趋同。这种大众文化的趋同性,依附于飞速发展的流行范式,在时光中,演绎着一幕幕转瞬即逝的精彩。

    那天,那位一脸天真的女同学还给我列举了一长串人名、品牌名,我听的七荤八素,头晕脑涨,我承认我是个跟不上潮流的人,我能记下的,只是妇孺皆知的这几款了。但是,我能明显地感到,在这些花样繁多的品牌下,是她对“小资”阶层的追求与向往。

    我问她“小资”是什么?她愣了一下,然后脱口而出“小资”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和新贵。我又问她什么样才称的上精英和新贵,她回答说“小资”啊!我不禁愕然。

    不可否认,我们早已进入了一个流行文化的时代。流行文化不是那种经历时间沉淀与反复琢磨的文化,不是蕴藏古典品味与优雅形式的文化,而是一种朝来夕改、轻盈灵动的的文化——或者换个词,一种平白肤浅的文化。在思想层面上,这种文化很少有悠长的底蕴,很少有精致的内涵。当然,这也是造成起“快速淘汰并快速衍生”的契机。并且,表面上看,在一个充斥流行文化的时代,去追求一种潮流上的前卫,本是无可厚非的,尤其是对年轻人。

    但是,有时候人们必须深入潮流,不能永远停留在时代的表层,要潜到水底,到泥沙淤积、石隙斑驳之处体味一下。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在另人眼花缭乱的现代风韵里,看到些潮流之中永恒的东西。

    “流行”时代,不仅是创造了一系列有象征意义的名牌效应——这和传媒中的名牌效应如出一辙——而且也充分演绎了那“各领风骚三五年”的谐谑语。如果说大众传媒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议题设置”理论,那么我想,把它转嫁到流行文化中,是否也可以改为“流行设置”理论呢?!在这一导向的引领下,很大一部分人,实际上一直马不停蹄的在追赶潮流。

    或者可以这样讲,是一种物质层面不断变更的,须要紧追不放的行为,逐步抹杀了精神层面独立的、形而上的界定。一种纯粹的灵魂升华随着流行文化中的潮涨潮落而消失殆尽。很多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定义,现在人们只有物质形式来诠释。

    也就是说,这位天真烂漫的女同学在追求她梦寐以求的“小资境界”时,只不过在追求一种物质形式上的体验与实证,她所罗列的一切外在条件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应该抽象的,对精神层面的高度有所要求的界定。而这种精神层面的高度,显然早已忽略不计——这里暂且不论当今的“小资”们,是否还拥有从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灵魂上达到的境界。

    同样,我记得前段时间有本颇为流行的书——格调,这本书的初衷到了今天是不言自明的,但同样不可否认,到了今天,依然有把其视为金科玉律,严格遵守的。这就让人啼笑皆非了。

    绝不能说流行文化造成了对深层次精神内涵的漠视与忽略,但也绝不可否定,流行的迅速变更,让人们几无时间再来思索,慢慢地也变的放弃了一种关于时代文化内涵的思索。

    当然,我绝对不是反对流行,抵制时尚,我没有丝毫这种落伍的、不合时宜的迂腐观念。恰恰相反,我希望每位热爱流行文化的人,都能走在时代的船头浪尖上。谁能说,今天的流行,在明天一律都要成为昨日黄花呢?总有些什么会保存而非湮灭,会长久而非转瞬——这就是经典。谁又有理由不相信今天的年轻人把握经典的眼光和手法呢?!

    但把握经典,绝不是成为“自定义”的“小资”就能做到的!我们要看到,流行时代中更多的现象的现象是在新的潮流,旧日的典型无声无息的消亡。这是游戏规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没有灵魂的躯壳,又能有几天的生命力呢?!

    同样,贵族也是这个时代消亡的阶层之一,但较之“小资”我宁愿跟希望这位女同学向贵族看齐,我指的是有渊源有家学的贵族,而非自封的或不学无术的。换句话讲“小资”是流行文化按时势所需,打造出来的,是批量生产的,是流水线上的,是有一个固定的精致外包装,而没有同样深沉的灵魂的。从某种角度看,符合那位女同学上述罗列,就可以以“小资”自我标榜。而贵族是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精致,是一丝不苟的琢磨,是在时代礼仪熏染逐渐成型的,是在常年家学培育下深入骨髓的。

    这里,我之所以把这么古老的“贵族”二字再从故纸堆里搬出来,并没有一丁点否定市民文化、市民阶层的错误倾向。我只是想表达一种潜在的文化观念——隐藏于浮华物质世界之下的一种观念,在当今所谓流行时代,早已若隐若现的一种古老的文化素养。

    流行时代,在潮流的追逐中,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这一群一群二十几岁的女大学生们只把眼神盯着那些表面浮华,内里空洞的“时尚代名词”而是希望她们真正能够在精神层面上,超越一种流行,而上升到某个更深层次的高度,能摆脱形而下,思考些形而上的东西。我希望看见她们在几年后毕业的时候,能左右时尚的“议题设置”而并非永远一成不变的盲目追随。

    归根结底,美和潮流是紧密不可分的,无论追寻何种形式的潮流,都是一种对美的向往与提升。潮流可以空洞浅白,一览无余,因为流行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其转瞬即逝,流行永远有新面孔。而美则不然,美固然也有千百张迷人的面庞,却在每张面庞下有一颗闪光的灵魂。时尚的潮流退去,美依然是经典,依然站立不倒。美不可能只要求表面的浮华,还必须有颗会思考,有深度的心,作为灵魂来主宰。

    流行时代中的孩子们,有时候,在潮流的追逐中,忽略了美,忽略了那种在芯子里的精神内涵,那种“麻衣粗服,不掩国色”的贵族传统。这种传统,要更典雅些,更优美些,更深沉些。于是,我们不难在街头频繁地望见各式各样的美女,却很少能从浮华的脂粉中,望见一颗不为流行左右的灵魂。

    流行时代,风起云涌,万象更新。只有高屋建瓴,深沉慰藉,才不被汹涌的潮流冲昏头脑,才不会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