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奸臣世家最新章节!
苏轼在宫门外等了半天,却没有想到等来的却是这个结果。
而且,文彦博在让手下传旨的时候,还使了个坏,就是一小队禁军看管着苏轼,监督着他马上归家,立刻收拾行装,今日之内就必须离京。
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报复苏轼,而是为了做给那些想看的人看得。
果然,皇宫门前发生的事情,领队刘公子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这个消息,不过,他并没有将其告知那些如今同样在艮岳那里等待消息的太学学子们。
因为,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还未到场,他就是那位把苏轼牵扯进来的刘白。
刘白被刘公子一激之下,主动承担了在皇宫门外打探消息的任务。他本以为,只要苏轼出面找了司马相公去商讨,肯定会有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局,根本就不会闹到宫中去。
可是,结果总是这么不尽如人意,甚至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到达皇宫门外的时候,他发现,苏大先生也来到了这个地方,跟他也就是前后脚。而且,苏轼上奏之后,没有等太长的时间,就被一小队禁军给押送走了。
那队禁军的人数还不到十个,而且,也没有对苏轼动用任何的刑具。可是,这样的动作,无疑已经表明了宫中太皇太后和司马相公那一派人的态度。
要知道,苏轼可不是变法派的人,他当初还因为反对新法,而被贬出了京城,甚至还被变法派的李定硬推成了乌台诗案的那个大漩涡中的主犯。
此次,苏大先生也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他们这些学子,去劝阻司马相公,去向太皇太后进言,居然却被这些人用禁军押送走了。
保守派和变法派之间的斗争从来不是温情脉脉,但一直都没有跨越过作为文臣的底线。可是,如今这些当权者的作态,让见到的人为之胆寒。这已经不是当初的排除异己了,而是彻彻底底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
不过,刘白留了一个小心眼,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到艮岳那里,传递这个不好的消息,而是,一直跟在苏轼这队人身后,打探一下朝廷到底是准备如何处理苏大先生的。
在长街之上,禁军的小头领已经发现有人跟着他们,一看是个文弱的书生,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不过,他却一再叮嘱手下,不要和任何人搭话。
他也清楚,他自己的任务只是将苏大人一家在今日之内护送出京。上官交代了,此次行动虽然不用保密,可是,一旦查实,这件事如果是从他或者他的手下嘴里泄露出去的话,如果到时闹出什么大事的话,那么这次的任务即便完成了,也只会有过,不会有功。甚至会被上面的大人物扔出来背这个黑锅。
这年头,文官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杀起他们这些武官,小卒子来,那就如同砍瓜切菜一样的简单,在汴梁城这个地方,尤为如此,稍有不慎的话,随时都有可能掉了脑袋。那个时候,上官都可能自身难保,谁还会关心他们这些既要做事,又要背黑锅的小卒子呢?
当初,狄青任枢密使,可谓是位极人臣,还不是被韩琦当着他的面斩了焦用,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还被那些文臣逼死、吓死的吗?
……
这时的苏家,苏轼在刘白叫走之后,赶往司马光府邸的时候,李廌和秦观就已经赶到了苏府。
之前,因为蔡道的原因,苏轼在元丰五年便就任于西北,那个地方风沙大,环境相较于黄州差了很多。可是,他的官职上来了,自然就不用像在黄州那样为了生计而发愁,家人也没有了颠簸之苦。所以,一家人的身子都还算是比较健康的。
除了他的四子苏遁,这给刚满一岁的娃娃,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在半道上夭折。不过,由于王朝云本是歌姬出身,在1岁身体还没有长成就委身于苏轼。而生苏遁的时候,她自己的本身年纪也还小,因此导致苏遁出生之后,如同蔡板一样,有些先天不足。
这不,西北离汴梁城并不远,可是,一路颠簸之后,刚过抓周之礼的小苏遁又病了。
李廌和秦观到家之后,没想到老师并不在府上,想是将家里安排妥当之后,入宫陛见去了。他们又不知道太学里出了大事,所以,也就没有多问。
苏轼的长子如今在外做官,如今只有三个幼子在家。有些文献中记载,苏轼的二子苏迨是关学张载的弟子,和同乡游师雄一起投到张载的门下学习,是张载门下跟他时间最长的弟子。其实,要么是张冠李戴,把姓苏的张载弟子硬是安到苏迨的头上,要么就是关学的弟子之中为了增加关学的影响力,故意将苏迨的名字放到了张载的弟子之中。
苏迨是熙宁三年才出生的,而张载是熙宁十年就已经过世了。试问,一个在张载逝世才刚刚七岁的孩童,如何能够成为跟着张载时间最长弟子呢?两人的关系,即便打从娘胎里算,也不足八年。何况,苏迨随父应该是眉山人,而游师雄则是关中武功人,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如何能够是同乡呢?
按照年纪,苏迨的虚岁今年也才不过16岁而已。
他们俩先是去拜见了师母王闰之,还有两位小师弟,
又听说小师弟生病,便去看完苏遁。
苏轼的小妾,其生母王朝云正在照料小苏遁,由于太过于关注,所以没有发现房中进来了两个人,只听她小声地嘟囔道:“唉!本想着,此次进京,就能见到那位运财童子,也能求一求他治好遁儿的病,调养好他的身体。没成想居然扑了个空。也不知道当朝的执政到底是怎么想得,居然连一个小孩子都不放过。这可如何是好呢?遁儿啊,遁儿,你可要一定好起来来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听了王朝云的这番话,李廌心中感到惊异,便低声问道:“师兄,没听说安慰小道长会医术啊!”
“吁,禁声!”秦观低声说了一句,便冲着王朝云躬身施礼道:“徒儿秦观见过小师母,师弟他的身子可是好些了。”李廌这话说得虽然小声,但还是让敏锐的王朝云听见了,秦观注意到了其反应,便连忙道出了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看望小师弟而已。
王朝云看到是他们两个,便也没有在意,继续紧盯着自己的宝贝儿子,小声地抱怨道:“还不是那样,京城里的郎中虽然比西北那里的强一些,但是大都不善于治疗小儿的病。”
“小师母,恕弟子孤陋寡闻,没听说那位小道长懂得医术啊?”李廌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闻到。
“嘘!你这孩子,也真是的。什么话都敢说,记住,这样的话以后坚决不要再说了,尤其是这汴梁城。你知不知道,前些年汴梁城里流行那种病的时候,就是他救了全城的孩子,就连先皇诸位皇子皇女都是在他的庇护之下,躲过了一劫。当时,就有人像你一样,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结果,不但孩子死了,人也疯了。”也不知道,王朝云从那里打听到的这些,她刚进京没有多久,就知道蔡道这么多的掌故。
“啊!”李廌被王朝云的话吓了一大跳。
“廌儿,朝云的话虽然夸张了一些,不过,的确是事实。你随便打听一下便可知,现在,京城凡是家中有小孩子的人家,都悄悄供上了观世音菩萨和运财童子。”王闰之带着领着两个孩子也来到了苏遁的房间。
如果说王朝云是爱儿心切,说话难免有失公允的话,王闰之的话,可信度就非常地高了。
不过,有关于蔡道的话题并未进行下去,秦观看了看天色,已经不早了,便问道:“师娘,您可知师傅他老人家何时能够回来。”
“不知,他这个人就是个急脾气,有一个书生来找他,说是出了什么大事,他便跟着那个书生急匆匆地走了。对了,你师傅是骑着马走得,还借给了那个书生一匹马。”王闰之想也没想就回答道。
秦观闻言,立刻勃然变色,苏轼这个时候离开家,居然不是去陛见,而是跟着一个书生走了,而且还是骑着马?再联想到之前那位张书生所言,他不得不担心起自己的师傅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