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名门艳女最新章节!
峨眉派的茶道精神应分为三个时期来列出:
第一个时期为昌福禅师创立的参禅悟道习茶法时期,昌福禅师在《峨眉茶道宗法清律》中明确提出峨眉茶道精神是“智”,他在律书开篇律言中讲道:“茶全禅性,禅全茶德。理究三通、四才、五天、六地、七人、八悟。学人得失均同,则无何。得上苑之风,落上东之水,取下仪之器,集下沉之礼,再无何。学苍生而爱苍天,习凡尘而助众物,明无何。人水合一,学人初道;人茶合一,学人能道;人壶合一,学人会道;天人合一,学人明道。”,这种概述表明昌福为峨眉茶道首先提出了好学之人为道的基本原理。
接着昌福禅师又在分律立法一中讲道:“初为水,晨练一草。次为茶,晨练一劳。三为壶,晨练一事。四为人,晨练一了。序式一:问茶,通虚则悟,也道。序式二:静寂,清戒则还,也道。序式三:焚香,忘心则入,也道。序式四:鸣乐,凡尘则去,也道。序式五:涤壶,冥思则为,也道。”这一节为参禅悟道明确了首要的标准茶法思路。
在分律立法二里,昌福禅师十巧妙地将修法之人的各种心态摆出,便于洗净身心,他讲道:“气,生气不生,则动。神,来神不解,则问。韵,承韵不着,则补。定,世定不平,则安。
分律立法三为昌福禅对峨眉茶道精神集中体现地方:“智生于智,法式曰:智中大智还有智。智长于智。法式曰:智育成智再积智。智功于智。法式曰:智多养智放还智。智传于智。法式曰:智能哺智化众智。
在《峨眉茶道宗法清律》的最后一章的第六节里,昌福禅师将世间万物的性格包罗其中,表达茶道始于人道,还原于人道,他讲道:“修及人物,厚人。修及草木,厚天。修及凡心,厚世。人有道,法有道。茶法,静佛静清也,还道乃人终。茶中品,人清静,参禅悟,千古文。”
昌福禅师创立的《峨眉茶道宗法清律》精神在佛门中广为使用,得法者很多。其人水合一、人茶合一、人壶合一、天人合一的四大茶品、茶人、茶道、茶事理念,揽天地山水、人文性情于一体。昌福禅师说:“得上苑之风,落上东之水,取下仪之器,集下沉之礼”,这应该是茶道的最高法境。有“合天地而惟一,成佛者之灵光”的特征。从这一观点上看,昌福禅师对茶道理解是大气而又现实的,只有得天地人和,才有格律谈茶道,这个本位的法理都没有,谈茶可能就是一种小器。
再则,用昌福的观点来看,要求别人怎么处事为人,不是茶道讲的,教人怎样用茶也不是茶道讲的,评述自己静心也不是茶道所要表达得全面的,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八个字让多少人学到老死都没有学通,那么茶道应为什么理念呢?昌福禅师说:学苍天而爱苍生,习凡尘而助众物。这里说到“学苍天”和“习凡尘”其意重在包罗万象,所以昌福禅师在其宗法立五里指出:“习茶,大庸者不能,大学者则为之”,按他的意思应理解为:茶道,不是谁都能学,也不是谁都能做到,好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样,不是用来做摆设好奇,不是喊出来标榜自己用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