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杜鸿文集最新章节!
很多处于现实的人,离真正的现实却很远。
真正处于现实之中,又能很清醒地触摸现实的,大概要数像周远新这样的小说家了。坐镇一家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位置,白天在极度的经济利益中追逐,晚上在寂寞的灯光里独坐忧思。从最浮躁的躁动到最深远的宁静之间,周远新无疑比常人要遭受更多的心灵磨难。就是这种磨难,成就了他站立现实层面所进行的别具一格的触摸与表达。仅仅相对这个质感化了的创作过程而言,这就注定了现实带给他永远纠缠不清的疼痛。
周远新的小说创作,是在现实层面上个人亲历式的书写。他的作品和他的那些人物及故事,裹带着生活里五彩缤纷的成色和四处漫延的可能,让我们很强烈地感觉到,作者内心之中所进行的焦虑不安的痛苦体验。他那些关于国企困境地的小说,很显然是对现实切肤之痛式地触摸,而地质队和乡村的故事,则又显然属于对并不遥远之现实的回忆。回忆当属一种对现实触摸的方式和小说的一种本质,它是更能确认生命力个体存在的方式。
从大的层面上看,周远新的这种触摸,归根结底是表达的需要。或者说是心灵对现实里寓存的黑暗、脆弱和无奈,进行抗争的的需要。这种需要很坚韧,也很内敛,即使作品在现实与表达之间,始终有着一种无法捕捞的疼痛,它们仍然不乏一种理性精神在其中流动。这就使周远新的小说具有了某种坚硬的平台和质地,从而不存一丝媚俗和哗众取宠的感觉。这就是他独一无二的面孔和声音。
说到周远新的现实,很自然让我想起百年孤独所提到的现实。百年孤独发表之后,很多读者和评论家认为,小说里的现实是作者杜撰的。加西亚马尔克思获得诺贝尔奖后,在一篇也谈文学与现实的文章中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我在百年孤独中描写了使得布恩迪亚一家祖祖辈辈忐忑不安的猪尾巴遗传症我本来可以写任何其他想象出来的事情,但我想,害怕生下一个长猪尾巴的儿子之类的事情,是最不可能与现实偶合的。不料,小说刚开始为人所知,在美洲各地就有一些男人和妇女坦白承认自己也长着一些类似猪尾巴的东西。在巴兰基利地方,一位青年向报界透露:他出生时和长大以后身上一直拖着猪尾巴,但一直瞒着人,直到读了百年孤独后才把这个秘密泄露出来此后不久,一位读者给我寄来了一张剪报,报上刊登着一个住在南朝鲜首都汉城的小女孩的照片。这个女孩出生时长着一条猪尾巴
“当我们写‘暴风雨’这个词时,欧洲人想到的是闪电和雷鸣。在安第斯山区,有时暴雨可以持续五个月。没有亲眼见过这种暴风雨的人,怎么也不可能对那种雷霆万钧之势形成概念。在连续不断的几个钟头里,一道紧接着一道的闪电犹如血红色的瀑布,隆隆的雷鸣在深山里久久回荡,震得天摇地动。这足以使最不轻信的欧洲人也为之不寒而栗。”当马尔克思用大量的事实为着自己的“现实”作着精彩的辩护时,阿莱霍卡彭尔也发出呼应的声音:“我所维护的神奇的现实是我们特有的神奇的现实。它是生动的、原始的,在整个拉丁美洲大陆都是无所不在的。在这里奇妙的现象是天天可见的,永远可见的。”
在当代很多作家主张远离现实,以一种边缘人的视角经营文学之际,我在这里重新把加西亚及有关作家的这套话搬出来,自是别有一番用心的。我的目的就是想从纯粹现实的角度,对小说家周远新进行一番审视。他的现实也正是当今中国的现实之一种。
很多小说家都在孜孜以求地探讨小说样式,探求文本上的诸多困惑,诸如文面与文里,内容与形式,审美与歧义,及小说质感等话题。他们孜孜不倦地做着从以往那些简单的情节故事以及人物形象,直到今天文本意义的整体延伸和收割工作。很多人都在探索,周远新也在探索。
从直接意义上来看周远新的小说,应当说是一种写实的。他的小说展示了当今社会最明了而又最隐蔽的一部分。正如那些图解文本一样,它们之间的技巧技法是没有二致的。但是,周远新的文本与他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的小说有一种现实领域的金属质感。他把写实小说的内容,推到了一种极端的地步。总而言之,周远新小说可用这样的话语来表述:忽视了所有的小说技巧,泉涌的是作者内心真实的感受,在窄逼的生命夹缝里,寻求一种人性的真我,即使他们一生都行走在特殊地带,或者说是披着主流社会的毛皮,他们内心深处所遭受的困惑和疼痛却永远超之常人。
顺着前天、昨天和今天这根青藤,我们不难发现,周远新正是以一种切肤切肝的疼痛在写作。这种现实上触摸与表达的疼痛,在中篇小说虚构的阳光的主人公姜慧、上市公司的吴策、劳动模范的章华勋、远逝的山野的六位队长、家梦的一家老小身上,都曾深深地打动过读者的心灵。
从疼痛的类型上看,家梦所代表的是前天的疼痛;远逝的山野和劳动模范所代表的是昨天的疼痛;而上市公司、虚构的阳光则代表着的是今天的疼痛。从理性的层面观,这些周远新所特有的疼痛感,贯穿了他的整个小说创作。按照他的笔迹,我暂且简单地把它们分成乡村小说、地质小说和企业小说三类。这三类小说,都十分强烈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很深的印记。不同的是,这张时代的底片,有的已经发黑,有的已经发黄,有的正释放着新鲜无比的化学酸味。这种层色,就是社会带给文学,然后再由文学带给作家的永远的疼痛。从这些连贯的疼痛中间,我们轻易就能发现:原来,周远新的小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命运的疼痛史。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周远新较其他写实主义作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在小说的构思上,把内容的重量推到了极至。上市公司的故事很简单:一位经理,因为跑上市,一方面陪同有关人士洗桑纳,得了爱滋病。同时,他还得把一个虚空的企业和一个虚空的家庭牢牢地扛在身上,直至生命耗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群人本应是中国经济的出路和方向,可是他们生命的主舵,却被腐败的官员紧紧地握着,每遇激流,因为腐败官僚对疼痛的隔膜,给社会带来了顽劣的痼疾,以至损伤了我们的经济。这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现实。看了这篇小说,可能有伪道学会说不可能。可是,实际生活早已把这种现实入木三分地展示在了我们面前。周远新只不过用一种疼痛的感觉,将他所触摸过的生活展示出来而已。正是这种疼痛式的展示,和那些无病呻吟的声音比起来,不知要贵重多少倍。
家梦是周远新更加个人化的写作。它是一种青春年华对理想追求几近疯狂的呐喊。作者以极至的文笔,营造了一家人所共同构筑的凄凉际遇。在这种际遇里,理想已缺失了应有的精神,从而具有了坚硬的物质性。一个家族命运的转变,必得以牺牲父母的尊严、二姐的爱情和我的文化人格为前提。最后提升了的意义是,即使一部完整无缺文化象征意味十分浓厚的三国演义掺和进去了,也没能拯救他们可怜的理想。这一方面表明了那个时代的现实坚硬如铁;另一方面更加深入地透露出周姓家族渗进骨子的生命凉意。而且最终,真正能够拯救他们的,还是他们自己,还是那条玛瑙河,还是玛瑙河的河水流速——时间。从周远新这种近乎源于胆汁层面的小说身上,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到,历史留在他的心里的隐痛。由此,我们绝然相信,像家梦这种文本里的现实,即使不是发生在周远新的身上,也绝对曾经生动地发生在玛瑙河畔那个位于江汉平原西部的小村庄里。
这是毫无疑问的历史。
远逝的山野叙写的是早年的地质生活。九分队的六位队长可谓各具特色。他们都让时代给一一留下了网状的纹身。这种纹身所留下的图案相当鲜明:从关面到浩万,应当说他们之中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好人,也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坏人。在那种特殊年代的现实之中,他们有过奉献,有过索取,有过钻营,也有过贪婪和多端的诡计。他们都十分鲜明地朝着各自的人性方向行走。在这种行走中,他们往往又暴露出各自人性中无奈的弱点,从而完成了他们各自个性的丰满。这才是活生生的人,真正完整而又完美意义上的人。
六位性格形象各异的分队长,入木三分地刻写进读者的心灵之后,剩下就是无尽的对自身生命和往昔的怀念。即使忧伤和失落之情会涌满每个人的心头,但人们会始终觉得还有一种美丽悠长的惆怅在胸中回荡。即使,这种美感与忧伤交融的感觉,绝对与作家那永远疼痛的心灵与有相关。
周远新小说的最大特点,应当说是构思的奇崛。比如吴策所得的绝症,曹芳大胆的恋情,关面热衷于女人的话题,劳动模范鲁晓威最后彻底的失败,甚至胡镐痴恋洞中石女等等,这些奇妙的构思,都显示出周远新突出的小说构件能力以及对生活的狠命进入能力。也许,按一个专家的眼光来看,它们还似一件没有经过精心打造的石雕,就那么纯朴地伫立在读者面前,可它们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已经足够让我们陷入一种深深的思考之中。我想,周远新的创作,除了勇气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对生活清醒地触摸和挖地三尺式的开掘,最大化地张扬了自己驾驭故事与情节的能力。这就是周远新小说的很不一般之处。和那些不痛不痒的故事文本比较起来,周远新在这方面更具突出和深入的一面。
周远新的小说,还具有一种很强的戏剧性。我曾对人说:将上市公司改成戏剧,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就是这篇小说,把我的眼睛读湿了。这一点,在家梦和远逝的山野里,也都显得很突出。如果把它们搬上银屏,比时下那些远离生活的东西,不知要强多少倍。
与此同时,我们还不能忽视周远新小说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语言。作者在写到曹芳的美丽时,廖廖几笔,就让人心动不已:“她笑起来有一对甜甜的酒窝,一对迷人的眼睛总隐藏着知识女性的那种深沉,还有高高大大的身材,垂柳一般的体态,柔和标准的普通话,加之知识渗入甜美的逻辑思维。”“曹芳平静地说着,脸颊上顿时浮出一抹淡淡的忧伤,显得更加楚楚动人”(上市公司)。而在写一种世俗的心态时,作者又是廖廖几笔,让一个女秘书市侩的脸像暴露无遗:“吴策一跨出车门,还没来得及道谢,她的车往前一冲,随即一个急刹车,来了一个一百八度的大转弯,屁股冒出一股浓烟,弹起一阵灰尘,开走了。”像这样的妙笔,在文本里处处可见。
生存其实时时处处都在压砺出生命的疼痛,就像村口的老碾子,一圈又一圈地碾出各种食物一般。透过周远新用大脑和手指转化而来,表面上是冰冷无谓的,内在却始终带着作家生命温热的文字。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深切地体味到作家的孤独。面对这部书稿,说它们是一种触摸,是文学对现实的态度;说它们是一种表达,是一类生命对另一类生命的良心;说它们是一种疼痛,是弥漫在整个社会层面每个人所必须忍受的。而我,在阅读完整部书稿和写完这篇文字之后,最大的心得就是:周远新让我重新认识了过去我一向厌恶的写实风格。可以这么说,是周远新的小说,加重了我对写实文本审美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