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恒的追忆中重建家园

茶韵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茶韵儿文集最新章节!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而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奢华。无论在典雅的希腊,宏伟的罗马,还是神秘的东方,最初都在于为神的尊崇,乞求神的庇护而筑,此后人们更加关注于自己的居所——人类的家园。这个家园被一次又一次的重建,并不全是被外来的灾难而毁,而是因为内在的需求所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重建中,它究竟是越来越接近还是越来越远离人类的居住,现在似乎成了一个问题。近二十年来,人们在满足了吃穿之后对住的需求越发突现了。

    在近年来开发的房产项目中以欧典建筑为多,去年北京有名的地产人潘石屹又推出了以soho为名的现代城,这些都属现代与后代现的杂合。早在1972年,正宗的“现代建筑”就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城,随着帕鲁伊特伊戈居住区几声黄色的炸药的巨大爆炸而告以结束。帕鲁伊特伊戈居住区是典型的现代住宅群,这些雅致的十四层板式建筑,完全是按照现代建筑国际协会最先进理想建成的,它具有传统方式中一切合理的物质条件“空中街道”合乎理性地让住户免受汽车之害“阳光、空间和绿化”这被现代主义推崇的“都市生活方式的三项基本享受”一应具备;“它纯粹主义的风格,清新的有益健康的医院式隐喻,仿佛亦能在它的居民中灌输相应的美德”它曾被现代建筑界高度评价,以为是适合现代人居住的建筑艺术之杰作。为此它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1951年度设计奖。

    现代建筑,如同一切现代主义运动一样,总是以救世骑士的面目出现而以毁世恶魔的面目告终。帕鲁伊特伊戈到了七十年代被人们认为是“野蛮的,煞风景的。残缺不全的”住宅,是非人性的住宅,它造成犯罪。支持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是,这一居住区的犯罪发生率比其他建筑的居住区都要高(而其中的“空中街道”又是发案最频繁的地点)。帕鲁伊特伊戈名声狼藉,最终不得不按计划将它夷为平地。这次行动被称为“慈善的临终一击使它们解脱了苦难”当地的人们纷纷为之喝彩。

    于是人们再次重新思考建筑。最近的一次重建家园就是几乎与本世纪同时开始的现代建筑运动。从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未期“国际风格”是它的主流,全世界的建筑界先锋人物“建筑师的主导”几乎无一例外的投入其中,直至走火入魔。建立在功能主义与结构美学之上。借助现代科学工艺及工程学的钢、玻璃和混凝土的方盒子,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千篇一律的现代都市景观。它让表现建筑师个性乃至居住的个性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整个现代建筑时代,原本企图将普通男女的家变成宫殿和教堂,从而使他们变成王公贵族和上帝神仙的居所的善良原望,因了完全整齐划一的规划,一丝不毫的复制,使所有的家园成了华丽的羊圈。曾有一部科幻小说就写道,在外星人看来人类是如此的不可思议,每天从一个火柴盒似的方状形体中走到另一个火柴盒中去。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急于建立一个新的秩序,现代建筑师们以此为己任,设计整齐划一的家园时,也设计了一个秩序的社会,当建筑师们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把整个社会秩序化时,他们也成为了这整个机器中的一部分。

    现代建筑一个革命性的观念是把建筑定义为“居住的机器”这是现代建筑的生长基因,同时也是它的死亡基因。它使现代建筑诞生也使它死亡。现代建筑建立起来的“秩序”是机器的秩序,在这个机器的世界上它是当然的合理秩序。但是机器的世界不是人类需要的世界,机器的秩序不是人类的秩序,在“居住的机器”之中,人被强制地纳入机器的秩序之中,人变成了机器。那里是机器的家园,不是人的家园。人在这非人的居住之中仍然觉得无家可归。在“机器”中的居住给予人类空前的无家可归感,尽管人们同时也在为它们成功地解决了自己的住房短缺问题而欢呼。当这种非家园所造成的无家可归感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的时候,人们便会不惜采取帕鲁伊特伊戈式的极端手段。

    是到了离开机器家园的时候了,为了让家更成其为家,人们开始翻开记忆搜寻,这时发现,那未曾给人带来无家可归感的时代并未走远,那时的建筑是人们居住的家园,它是与人也与自然合一的,即是居住空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家园感来自于建筑与居住者的合一,是居住场所和具体的居住人的一致。1966年,美国耶鲁大学建筑系主任,当代著名建筑师查尔斯摩尔基于此定位了洛得司住宅。住宅的主人是英国文学和戏剧专业的大学教授,只有融戏剧性、文学性与日常生活为一的建筑才是他的家园。住宅建在一个山腰的洼地上,摩尔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平面是台状,建筑物的前方设计成形状奇特但井然有序的一组大阶梯,酷似古代的露天剧场,而建筑物的平台正好作为主人和学生以及亲密的演员的定期演出的舞台。建筑的正立面成拱型,灰绿色,有5个正方形的窗户,底下分别装有门扇,包以白色的宽边。而在顶部正中,开出一个窗户切割曲线。所有细部都突现了传统与古典,而在室内的墙面上大胆采用了强烈色彩和平面艺术图案,与旷野环境形成对比。评论界认为:“其整体规划周密地顾全了每一根细部神经,图案和外表反复斟酌了地形条件,创造性地通过形体的组合开拓出戏剧表演的整体空间,而住宅本身也没有失去生活场所的意义。”

    东方人以日本为代表,其追忆更为有深度,日本的象设计集团的千叶县夏见台的家仅留下一侧作为开口部,居住空间的大部分被埋入地中,地上有两个顶窗的假山和一个非常突出的日本式居室。住宅原封不动地按照圆形来布局,结构极其复杂而且各个细部的形态都不一样,如果你到过云南,见过树包塔或塔包树,你就不难明白,这其实是人向自然走进的一个表现,因了长期以来远离自然,生活于机器住宅里,我们竞会觉得这样的设计奇怪就不难想象了。“这人建筑实际上运用了可靠的合理的规划手法,像人出生后初次进行空间体验那样,按照未经世故的感性认识来进行设计的”“分散的内部的圆形式与古式住宅的椭圆形,圆形规划的记忆相重叠,使得这个住宅位于缓缓的时间流逝中。”

    为了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对环境的修饰上,从建筑的内部走向对外部的修饰中,将家园重新安置入自然之中。比如旧金山约翰逊公园里建筑在水边的艺术宫,整个建筑大部分是廊柱,中央的一个“厅”也是空荡荡的,然而它以造型宏伟、线条挺拔、古典的雕饰给人一种艺术的美感,尤其是整组建筑的布局成弧线状,似乎一组乐谱在水边响起流动的乐曲。而渔人码头则又是另一种风格,进入“码头”从街道、房屋直至海边的栏杆,全部是木头建造的。街道的地面是厚厚的木板,干净得不沾尘土,道边的商店、酒巴、游乐场都是木屋,给人一种粗犷朴素的感觉。“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建筑更是花样百出,童话王国、罗马商城、金字塔、海盗船奇形怪状不一而是。在迪斯尼乐园,仿造的原始集市,旧时街景,都给人一种怀旧的情调。甚至还在一株大榕树上修建了木屋,让人登梯缘树寻找野趣。

    踩在现代建筑的废墟上站起来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对人类家园的关怀归根到底是对人的关怀,反映了人对自我价值的重视和追求。这种追忆是永无止境的,所以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重建是最后一次,谁也不能保证这一次就一定真正建成了自己的家园。人们并不能像知道人必须而且已经在离开现代建筑那样确凿无疑地知道人将去何方,到是最近有美国专家预测了本世纪的五个建筑风格。

    2001-2013年刚跨入21世纪,建筑设计师们将大胆创新和极力追求建筑的艺术化。

    2014-2040年这一时期的城市建筑将倾向于修道院式设计,由建筑群围成一个或几个天井形状。这时出于对人多地少和犯罪率高的考虑,因为与外界相比,在这种以建筑物围成的天井内自然要安全得多。

    2041-2055年在这一时期,由于人们普遍怀念“昔日美好时光”怀旧的城乡建筑设计比重将越来越大。

    2056-2070年这个时期将大规模地建造带穹顶的城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利用现有的高层建筑的柱子,在城市的上空撑起一个重量轻、半透明的巨大的罩子。有了这样的穹顶,整个城市可以变得四季如春,一切活动都可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每当夜幕降临时,由电脑控制的无数的彩色激光,会将穹顶变成色彩斑斓的反光镜。

    2071年以后到了这个时期,陈旧的建筑物已落伍,势必纷纷被颇具生气的新型建筑物所取代。这一时期的新型建筑物追求的美感着重点,不再是比例或顺序,而是20世纪建筑艺术的延续和发展。

    动态建筑能改变建筑物的外形。借助铰链和滑道,墙和房顶可重新排列和组合,房间可大可小,形状可以变化,从而更满足人的需求。

    不难看出,新技术的引入为城市带来生机。后现代建筑设计师们从多方面考虑与自然的亲和力,运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将人融入自然之中,这一次次的追忆在局部的复制中让居住归于平等。人类对空间的开发,拓宽了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眼界,各种“杂交”的艺术门类不断诞生。图形设计近年来已从从广告的范畴中超越出来向外扩张,广泛渗入现代建筑,环境艺术、室内装潢、工业设计、家具设计以及其他艺术和设计门类。超图形设计是具体艺术和西方印刷平面设计风格观念的的发展,它已成为人类家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创造环境艺术的一种补充。它打破了“只有均一才是完美”的建筑观念,用丰富的色彩和变化自如的图形去改造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并将住宅进行标志和色彩区分,那富有动感的曲线图形在直角和矩形的冷漠形式中荡起了抚慰人心的亲切感。但通过诸多手段之后,我们是否可以一劳永逸地停止重建了呢?詹诺伏尔在他设计的巴黎国际情报中心办公大楼方案,这一后现代建筑名作的设计笔记中说:“杜拉台方斯建造的这个大楼包围了星形广场的凯旋门的侧面,其中心的空间是人工的,上面刻着“本世纪建筑获得指南后该空间宣布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