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中文网 www.45zw.cc,最快更新菖蒲文集最新章节!
习惯了安宁的工作环境,在改革的大潮波及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不免生出紧迫感、危机感。和朋友谈起这方面的问题,如果现在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发生了改变,我们作为个体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会有什么变化?企业的前途又会怎样?朋友说,先回答一个问题:一池清水,一池沸水,分别投进一只青蛙,结果会怎样?
看似简单的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答案。首先考虑青蛙所处环境的人会答:投进沸水里的青蛙肯定被烫死了;考虑到青蛙应激能力的人会说,被投进沸水中的青蛙也有生存的机会;能够以长远的目光来审视这个寓言式的问题的人会回答:被投进沸水中的青蛙有机会生存下去,而清水里的青蛙可能会在适宜的水温中因没有食物而慢慢死去。
第三个答案显然是睿智的。依据这个答案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对于两只青蛙来说,如果不能跳出那池水(无论是清水还是沸水),获得自由生存的机会,结果就注定是死亡;2、两只青蛙生与死的不同结果源于它们所处环境的优劣,——对于同样没有食物的两池水,致命的水温反而激发了青蛙离开绝境的能力。
朋友的问题实际为我心中的疑虑提供了绝好的答案。
当今的形势摆在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面前,改革中的中国正处于破旧立新的阶段,国家的命运与企业、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的,改革的洪流把我们推到了时代的大舞台上,面对目前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的激烈竞争,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回避,都必须有勇气、有能力面对,现在的形势已经不止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是,——不是生存,就是消亡。
这种局面与上面我的朋友提出的问题中的情形很相似,如果不能跳出固有的旧的经营、管理模式,旧的工作和生活观念,在激烈、严峻的市场竞争中锻炼自己,企业就没有希望,个人也没有前途。抱着这种观念,我们就该相信,艰难的发展、创业道路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挫折和磨练,也会激发出我们求生存、求发展的巨大潜力,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相信:艰难的处境和艰苦的磨练之后一定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供我们自由生存和发展。
逆境能催人奋进,能激发出一个人肯定自我、超越自我、战胜不利于自我发展因素的潜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左丘明双目失明后编撰了国语;司马迁受宫刑后完成了光耀千古的史记;勾践卧薪尝胆,终于实现了他的复国之梦,等等不胜枚举,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逆境可以成就辉煌的事业。我们联系自己所处的形势,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益。现在减员增效工作已经全面展开,风平浪静的工作环境逐渐为公平竞争所代替,接受这种变化并努力去提高自己以适应这种变化对于习惯了从前那种工作、生活模式的人们来说不啻为一种挑战。要想在改革的洪流中不被淘汰,就必须跳出原来狭小的缺乏活力的工作、生活圈子,改变以往僵化的思想观念,努力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不断的磨练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否则必将因为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遭到淘汰。因此,聪明的人会理智地分析充满了挑战的环境,不会只感到困顿,而是把它当作取得自由发展获得事业成功的一个契机。
逆境造就人,对于个人是这样,对于一个企业尤其如此,安逸、闲适、缺乏危机感的生存状态,虽然会有一时的繁荣,最终必将在时代的发展中落伍,难免被淘汰的命运。这种观点的验证有时候需要一段极漫长的时间,而有时候只要我们留心,会发现同时期就有不少的例子足以说明这种观点的正确。中国古代原始籼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岭南,而后世却只知道“湖广熟,天下足”史家认为,中国的稻作农业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岭南与中国的稻作农业似乎毫无关系,它曾经的繁荣昌盛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被淹没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岭南籼稻生长四季不缺,那里的居民根本想不到要去改良籼稻品种;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到气候的制约,籼稻的生长是有季节性的,人们必须储备粮食才能过冬,这就意味着,仅仅靠籼稻在生长季节的收获不足以维持人们一年的粮食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产量成为当时最迫切的要求,人们为此付出辛勤的劳动,经过不断的探索,使籼稻得以改良“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流传后世,而原始籼稻资源最丰富岭南却在历史的回声中永远沉默。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青蛙的问题只是一个寓言,那么湖广与岭南的籼稻种植和发展史则是客观的历史事实,今天的企业经营者应该可以从中体会出很深的寓意。生存环境温和舒适往往不利于企业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明白了这一层道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因为怕失去安逸的环境而忧心忡忡呢?我们不可能回避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时代变革的要求,努力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企业才可能发展,个人才会有前途。
我祝福那只被投进沸水里的青蛙,只要具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奋力一跃之后,呈现在它面前的将会是一片无限广阔的天地。对于朋友的问题,我想,最适宜的答案就是当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的信念,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